|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教研 >> 课程改革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教育:幼儿数学兴趣激发…
华裔教授王一豪因材施教…
教育: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
课堂中来:数学也需科学…
应该重视基础学科教育
乌市发《意见 》破解初高…
全国部分(17种)数学教…
陈省身教授谈中国数学教…
浅谈我心目中的中国数学…
中小学数学教育该怎样引…
更多内容
校内科技教育初探         
校内科技教育初探
作者:于慧 李宏 文章来源:海平提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3 21:10:52

科技教育是以基础教育为依托,由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协同结合,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和科技实践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教育活动。

开展科技教育的研究,就是探索学生的科技素质如何在最佳教育影响下逐步提高;探索如何把科技教育在环境、学科、活动课程中协同推进,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多途径、多层面开发学生科技潜能,提高学生科技能力。

作为中学,是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把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落实到实处,把科技教育作为中学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抛弃原来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落后教育思想。

为了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形成以科普活动为抓手的科技教育新体系。具体要做到:一是用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发展史内容作素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乐于创造的科学态度;二是通过丰富多采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完善的教育硬件

优良的教育硬件是学校实施科技教育的有力保障。如标准微机房、理化生实验室、劳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设立校内外实验基地,如养鸡场、养殖场、生态农业示范区、小植物园区等,让学生定期参观、实习。让他们从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巨大效益中,看到科学技术的价值,领悟到“科技兴国”的战略意义。逐步树立起依靠科技进步,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

2.优良的科技氛围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要使环境在科技教育中发挥最佳效果,就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平方米土地都能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

2.1教室、实验室、走廊悬挂科学家肖像,为学生树立榜样,烘托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气氛。

2.2开辟科技角,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增进对科技事业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取得成绩,及时公布、表扬,不断激励后来者。

2.3开展科普知识宣传。结合植树节、爱鸟周、国际减灾日、地球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开展宣传活动,普及科技知识,营造浓厚科技氛围

3.科学合理的教材体系

3.1编制科技教育教材的原则

3.1.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技知识兴趣的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及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科技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其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采,富有吸引力,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溶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生动性、多样性、实践性于一体,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且乐于学习。

3.1.2 重视智力、能力培养的原则

智力是一般的认识能力。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本领。科技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因此,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观察和思维的培养。在具体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反复训练、逐步深化,促进创造力的形成,达到培养智力、能力双丰收。

3.1.3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的原则

科技教育活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能力的培养。如选择一些科技小制作,选择有趣的科技实验,让学生进行操作和思考,组织科学考察活动等,在训练中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

3.1.4因材施教的原则

科技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由于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参与该活动的人数也或多或少,椐人数的多少可开展个体活动、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等大小不同的形式。

3.2中学科技教育的内容及课程层次设置

    3.2.1中学科技教育的内容

1)科学知识的传授。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学科或交叉学科知识。

2)先进技术的教育。包括介绍当代最先进的通讯信息技术。

3)科学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包括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自然观以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意识、科教兴国意识、科技在生活中重要性意识、科技创造应用的意识等教育。

4)科学方法和实践技能的训练。除了传统的唯物辩证法和各科通用的一般方法以外,还要培养学生搜集科技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5)科学精神和品质的教育。主要指科学的态度和作风、科学的道德情操、科学探索中的科研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3.2.2中学科技教育课程的层次设置 

第一层次,基础类课程。此类课程以分科课程的形式设署,注重纵向的知识系统性结构和学科的逻辑性,络学生打下扎实的理科系统知识基础和学科技能操作的基础。严格保证课时,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发掘教材的科技含量,寻找科技知识与基础知识的结合点,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渗透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实际。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认真挖掘教材中科技教育内容,进行自然渗透。这种渗透应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分清主次,切忌牵强附会,喧宾夺主。这种渗透不应局限于科技知识,还应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要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可持续发展,学会关心,学会负责,正确理解个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发展之间的合理关系,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通过自身发展,通过自身的实践,为自然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层次,拓展类课程。此类课程注重跨学科的横向的知识结构的扩展和学生综合科技素质的培养,注重新内容的及时补充,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学习经验的获得为重点,组成多模式的发展课程。

第三层次,实践类课程。此类课程以实践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在探究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提高实践能力以增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4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是科教活动的主心骨,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效果的好坏。因此,学校应选拔一批思想品德好、热爱科技事业、热爱青少年辅导工作、动手能力强、有一技之长且易于接受新的科学技术、具有创造性的辅导员。开展科教活动是一项富有开拓性的事业,又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应把青辅工作提到相当高的位置,而且经常组织辅导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进一步明确科教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摆正科教活动的位置,提高辅导员应有的社会地位。在期末评先进时,单列一项“优秀科技辅导员”,年终评优、晋级时,辅导工作成绩突出者,优先评优、晋级。由此也充分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更多地吸收营养、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学校经常请专家来校讲座,向辅导员传授新的教育思想。同时,将辅导员分期分批送出去进行短期培训,为开展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辅导员在活动实践中摸索辅导方法,找到最佳点,不断发现、利用活动规律,成为一支专职和兼职的优秀辅导员队伍。

学术科研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学术科研:

  • 下一个学术科研: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