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中等题的难度也会减小些,以确保试卷整体难度较07年有所下降;
(2)08题例的探究性增强了,如解答题第14题的第(2)小问与第15题的第(3)小问都是探究性问题,这与07题例有明显的区别。
得到的启示是08高考中问题的探究性会增强。
五、通过解读得到的启示
1、重新认识《省教学要求》
《省教学要求》是两年前针对新授课颁布的,高三复习时仍要依此为纲,但运用时要以高三老师的眼光从整体上来看待它,把前后联系起来看,否则在理解上可能会出现误差。
案例:在必修1函数部分,《省教学要求》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在教学中,应强调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避免人为地编制一些求定义域和值域的偏题。
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中的简单函数,指下列函数:
。
而《08考试说明》中的题例3却是“函数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这样的题目。能不能说它超纲呢?如果我们把这个要求与必修5的不等式联系起来看,就知道它不超纲了。
2、对必做题部分文理同一要求的思考
早在两年前市教科院确定新课程的统一教学进度时,就有人提出“理科也上文科内容”的想法,但因为当时谁也没有底,所以这一想法遭到否决。现在有些二星级学校打算高二理科也用选修系列1教材,到高二的最后半学期再快速地补充一下附加题考查的内容。这种做法好不好,现在还不能下定论,但至少对这样层次的学校来说,也是一个能值得试验的做法。
针对现在的高三,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前160分完全一样的前提下,如何尽量统一文理科的复习进度与复习内容,以便于备课组的统一备课与资料编写?
建议:在第二轮复习中,前160分文、理科尽量合在一起来集体备课,对于课时划分与教学案设计上应尽量做到同步(可用个别题目相区别),当然,具体上课的进度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区别。附加题部分由理科备课组单独备课与编写教学案。
3、切实把握好题目的难度
复习中要想不做无用功,就得靠船插篙。
(1)以《课程标准》、《08考试说明》、《省教学要求》为纲,以教材为本。只有重视课本,反复研究,才可达到通一例,会一片,活学活用。
(2)强化三基教学。一轮复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归纳与提炼。不仅要熟悉有关公式与结论,还要知道它们的推导过程。
(3)强化重点内容复习。知识点很多,重点知识要重点对待,不要平均用力,易错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切实做好训练与强化工作,尤其要突出对8个C级要求的知识点的考查力度。
(4)保证试卷质量(周练试卷,课外练习),教案质量(教案审批制度),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来命题与编制教案。这些工作好说不好做,重在落实,重在负责人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5)从一些旧资料中选题切忌超纲,一定要注意取舍。如,要大胆删去“算法案例”、“结构流程图”,淡化“直线与圆锥曲线,立体几何中的几何体的问题”等。
信息:全市第一次调研考试的全市均分约控制在95分左右,必做题部分的6道大题拟在“立几,三角,解几,数列,应用题(统计方面),函数、不等式与导数”这几方面命题。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