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教研 >> 教研论文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数学分层测试卡》让学…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第四届…
男女生数学差别在哪里
探索加强初中数学思想方…
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
教师心得:数学作业批改…
血拼达人惊爆:学好小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幻想数学大战》:从此不…
20位数学家应邀在2010年…
更多内容
数学教学 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思考         ★★★
数学教学 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思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10 20:54:56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爱好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定理、公理的发现与证实过程,利用新教材中多次出现一题多解的例子,让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例如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有位教师是这样来设计的,先行组织:三角形有各种几何量,如三边的长、三个内角的角度、面积、外径、内径等,解三角形就是给定三角形的若干几何量,求其余几何量,你认为至少给定几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余量?解三角形问题的引入,由于学生已经具备的是平面几何中关于三角形全等的定性理论,从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可以等价地得到确定三角形的条件,这也就是“给定三角形的几个量可以求出其余量”的答案。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可以明确研究的方向,使学生体会如何寻找有意义的数学问题。例如,在△ABC中,已知B、C、a,如何解这个三角形?这是个从宏观到微观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解三角形的含义,同时让学生尝试解三角形的过程,一般的,解决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应营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创新思维,让学生大胆地把个性展现出来,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追求创新的价值,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

创设探究性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课本例、习题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但例、习题由于作为新知识的应用,解答时往往只与本节的知识有关,学生也习惯与本节知识挂钩,而且思考方法比较单一,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展开,不能有效发挥例、习题的功能。开放性问题在对问题的熟悉和理解上,不追求大统一,不搞一言堂,不设计标准答案,不乱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积极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传统挑战,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多视角、多层面地探索和研究问题,寻求不同答案。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打开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这样,既有利于各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课本习题,我们可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对数学命题进行变式变形或深化推广以及引申创新,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发散探究。

 

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苏教版高中课标教材数学必修2第2.2节)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教材第104面的“例题2:自点A(-1,4)作圆(x-2)2+(y-3)2=1的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的解法时,学生得出了多种解法,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爱好盎然,教学出现了高潮,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抓住这教学契机,创设变式命题进行新教学。(1)本例是过圆外一点求圆的切线方程问题,请解决下面与圆外一点有关的问题:变式1:若圆的方程为(x-a)2+(y-b)2=r2,求过圆外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变式2:若M(x0,y0)为圆x2+y2=r2外一点,判定直线x0x+y0y=r2与圆的位置关系;变式3:已知M(x0,y0)为圆x2+y2=r2外一点,过M作圆的切线,求过两切点的直线方程。(2)请解决下面与圆上一点有关的问题:变式4:若圆的方程为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变式5:若圆的方程为(x-a)2+(y-b)2=r2,求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3)请解决下面与圆内一点有关的问题:变式6:已知M(x0,y0)为圆x2+y2=r2内异于圆心的一点,判定直线x0x+y0y=r2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有层次的问题和富有梯度的变式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的空间较大,不仅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成功感,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把握,使自身的数学素养获得了新的生成。

学术科研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学术科研:

  • 下一个学术科研: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