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教研 >> 课程改革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数学分层测试卡》让学…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第四届…
男女生数学差别在哪里
探索加强初中数学思想方…
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
教师心得:数学作业批改…
血拼达人惊爆:学好小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幻想数学大战》:从此不…
20位数学家应邀在2010年…
更多内容
高一数学新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
高一数学新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作者:彭上观 文章来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11 22:50:12

高一数学新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510631)彭上观

 

20049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开始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四个省区进行实验.这些教材,能否反映课程标准的精神?使用效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广东若干城市和学校,对25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力求反映学生的看法,为新课标、新教材的完善提供一点借鉴.本文主要根据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予以分析.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1.1问卷的设计:从高一新教材对新课标理念的贯彻及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出发,设置了20个问题,其中4个为开放性问题,其余16个为选择题.主要包括学生对新教材的看法(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的应用、数学文化、习题设置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的变化、学习的负担、对教材的满意程度等方面.

1.2调查的实施200411月初至12月底,对广州(华南师大附中、广州四中、广州五中等)、东莞(东莞中学等),深圳(深圳中学、外国语学校、红岭中学等)等地的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涉及的对象既有重点中学的又有普通中学的,涉及的教材有人教A版、北师大版、江苏版等三种版本,涉及的内容主要为必修模块的《数学1》.

1.3数据的处理: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510份,收回问卷2261份,有效问卷2146份,回收率90.1%,有效率94.9%.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的主要结果与分析

综合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的访谈,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

2.1 学生对新教材总体上表示满意

新教材是教材编者们集体辛勤劳作的结果.教材编写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就《数学1》而言,学生对新教材的评价如下:

满意程度

很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百分比/

0.6

24.5

53.1

16.9

4.9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近80%的学生表示满意,有21.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可见,虽然新教材总体上是得到学生的认可,但还有待各方共同努力,使之在实践中不断的修订完善.

2.2学生对新教材的具体看法

2.2.1 学生认为教材重视数学知识的背景、来源

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调查发现,18.1%的学生认为新教材在讲解相关知识的背景、来源方面做得“很好”,63.4%的学生认为“一般”,9.6%的学生认为“差”,8.9%的学生认为“较差”.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重视数学知识的背景、来源.另据部分学生反映,教材在某些公式的推导,某些内容的讲解方面过于简略.而不同的学生其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一些虽然课程标准中不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部分学生还想深究,教材有必要为这部分学生提供选择的素材.

2.2.2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既爱又恨”

数学应用的巨大发展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新教材在理论联系实际(如生产、生活实际等)方面”,18.1%的学生认为做得“很好”,63.4%的学生认为“一般”,9.6%的学生认为“差”,8.9%的学生认为“较差”,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新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表示认同.   

在与学生访谈时发现,不少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学了这些东西不知道有什么用”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这也是长期以来数学教育“掐头去尾烧中段”的弊端.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81.3%的学生表示在新教材中最感兴趣的栏目是“数学建模(数学应用)”,原因是能联系到实际生活,能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有76.5%的学生表示“数学建模(函数的应用)”部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主要表现在:① 阅读理解能力差,不明白所提供的问题情境;② 不会建立数学模型,即难以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建模(数学应用)的态度是“既爱又恨”.学生普遍希望自己所学的知识能与生活知识结合,教材所选的例子应是大部分学生所熟悉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的;老师讲课能联系生活的实际.

2.2.3习题题量适中,难度及与教材的配套等方面有待改善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教材在习题设置方面作了不少改进,学生的看法是:关于题量方面,69.7%的学生认为“数量适中”,14.1%的学生认为“太多了”,16.3%的学生认为“太少了”;关于习题难度方面,56.8%的学生认为“难度适中”,19.5%的学生认为“太难了”,7.9%的学生认为“太容易了”,14.8%的学生认为“B组或C组的题太难了”.

调查发现,许多学生不适应教材中习题的难度,主要表现在:① 习题与例题不配套,总体而言,例题容易,习题难,学完例题,有不少学生表示不会做课后的习题;② 教材某些知识内容没有相应的习题来巩固,而部分习题又用到一些没有学过的知识;③ 层次性不够,A组的题目有些比BC组的还要难;④ 部分题目的解答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计算器等),但缺乏相关的设备.

可见,习题的难度还有待调整;基础题、中等题、难题的编排次序还有待探讨;习题的选编既要贴近实际,又不要让数据太繁琐,照顾没有计算机(器)的学生;习题应该从多方面设置,让题目不仅与现在的知识有联系,还与过去或将来的知识有联系;可以考虑在教材附录中增加习题的参考答案与提示,特别是对一些较难的题目应提供某些提示,方便学生自我校对,及时反馈.

2.2.4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材料”,认为它对数学学习有帮助

数学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在数学课程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不同版本的新教材通过不同的方式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阅读材料”是一个普遍采用的形式.对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24.4%的学生表示经常阅读,66.9%的学生偶尔阅读,8.7%的学生从来不阅读.可见,90%以上的学生都会偶尔或经常看“阅读材料”.当问及喜欢“阅读材料”的原因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阅读材料有趣、对数学学习有启发、有助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等分别占了45.1%、34.2%、40.7%、68.9%.除了定理、例题、习题外,在数学教材中适当穿插一些阅读材料,往往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当然,在什么地方,穿插什么样的材料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2.3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除了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等形式外,高中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调查发现,在高一数学学习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依次为(按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从大到小排列):听老师讲解(23.3%)、自主学习教材(17.9%)、网上学习(17.1%)、做习题(16.5%)、搞社会调查(12.2%)、合作交流(11.9%)、写小论文(1.1%).可见,“听老师讲解”仍然是高中学生愿意接受的一种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同时,我们注意到学生要求自主学习的愿望也是非常强烈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社会调查等方式,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师生、生生互动,从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为了给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高中数学新教材分别设立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实习作业”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从调查结果来看,对新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活动(或实习作业)”,21.5%的学生表示“很感兴趣,自己积极主动去完成”,60.1%的学生表示“老师要求才做,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12.0%的学生表示“懒得理,反正考试又不会考它”,其余部分学生表示有时间才做、选择感兴趣的部分问题来做、从来没有做等等.做过“探究活动(实习作业)”的学生认为,探究活动对自己的数学学习很有帮助,如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助于自己提出和发现一些问题等.而当问及少做或不做“探究活动(实习作业)”的学生时,他们表示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去做、自己长期以来动手能力差、探究活动的结论太明显(即没多少东西可探究的)、老师对探究活动不够重视等.可见,要想真正让学生融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还有待相关的各方的共同努力.

2.4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仍然是数学教材改革的重要问题

跟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变化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目标并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数学新教材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何?调查表明,有50.8%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感兴趣”,18.4%的学生“一直以来都不感兴趣”,8.6%的学生“以前不感兴趣,现在感兴趣”,22.1%的学生“以前感兴趣,现在不感兴趣”.可见,新教材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虽然教材编者已经努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各种情境来吸引学生,但离学生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对数学新教材的总体感觉而言,只有6.3%的学生“很感兴趣”,34.2%的学生“兴趣不大”,10.1%的学生认为数学教材比较“枯燥无味”,18.6%的学生认为数学教材趣味性“一般”.建议新教材选取的例子能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增加趣味性等.

据学生反映,学习难度大,学习负担过重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数学科而言,上了高一后,一个学期得学两本书,涵盖了高中阶段的几个难点问题(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多,学时少”,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在回答“你觉得现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负担如何?”时,19.9%的学生表示“非常重”,50.2%的学生表示“比较重”,25.8%的学生表示“一般”,4.1%的学生表示“没什么负担”.可见,超过70%的学生感到数学学业负担重.因而在新教材改革的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

2.5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有待加强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新课标和新教材都提倡尽可能使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机及软件,以及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希望学生能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数学内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调查表明,77.4%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有用”或者“很有用”,特别是在解决一些繁琐计算,数形结合的问题,或者在探索某些开放性、挑战性问题时,可以大大减少研究中的工作量,结果更精确、直观.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使用得最多的是科学计算器,经常使用的和偶尔使用的分别占了45.5%和41.6%;其次是几何画板,经常使用的和偶尔使用的分别占了16.1%和31.4%,而其他的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使用率都不高,例如图形计算器有88.3%的学生“从来没用过”, Exel65.8%的学生“从来没用过”.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关的设备或者不熟悉相关的操作,或者遇到某个数学问题时不知道用哪种工具来解决.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尚且如此,农村、山区估计更不容乐观.可见,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思考与建议

高中数学教材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中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对高中数学教材的建设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3.1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力求教材更具体、更富操作性

“内容多,课时少”是学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调查发现,83.5%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速度快,学习跟不上,没有时间理解和消化所学习的内容.一位学生风趣的说“听老师讲课,好比老师开着汽车在前面跑,我们走路在后面追,一个字:苦!”.因而有必要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如在高一第一学期开设的数学课程不宜过多,可以考虑只开一个模块,让学生对高中的数学学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实现初高中的平稳过渡.

同时,对现有的部分内容,该充实的还是要充实,让教材内容更具体,学生学习起来更方便.例如,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普遍要求教材能对具体操作步骤更细致些,老师不仅对有关软件作演示,还应教会学生操作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又如,某些公式、定理的证明、推导,虽然课程标准中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教材中还是可以以某种恰当的形式给出(如小字的形式,以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介绍某些参考书或某些网站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等).学生对某知识了解其来龙去脉,理解、记忆会更深刻,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3.2加强教材配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找参考资料难,找一本能与新教材真正配套的参考资料更难!”,由于新教材是第一次使用,市面上的资料与新教材配套不够.调查发现,有不少学生反映,“教师有《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为什么不给我们也配一本《学生学习参考用书》”.值得指出的是,作为教材自身配的习题,题目难易程度与教材配套也不尽合理,层次性不够分明,所用知识超越学生的现有水平等.因而,建议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对有关的习题要做一下,从学生的角度感知习题的难易程度.这样使得习题的选编、难易顺序的编排更科学合理.同时也可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另一方面,可利用网络的优势和学生喜欢网络的特点,充分开发网络资源,除了在教材的相应地方提醒学生在某某网站查找资料外,还可以组织专家建设与教材配套的网站.让学生既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又可以通过网站的平台与同学、老师、行家进行网上交流,从而更好的达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3.3教学设备应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教材不同程度地注意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每个版本的教材都设有应用信息技术相关的栏目.部分例题(如函数的应用、数学建模)、习题需要借助计算机(器)来解决.而有些内容也必须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来解,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从前面调查的结果看,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情况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部分学校设备不足,也有部分学校没有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现有资源,如电脑室,多媒体课室等.建议学校的教学设备应跟上课程改革步伐,想办法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使用数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以利于对数学内容深入理解. 

总而言之,数学教材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教材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是难免的,这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去解决.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大家都来关心与支持新教材的建设,为提高我国新世纪学生的数学素养贡献力量.

 

致谢: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恩师王林全教授的悉心指导;在调查中得到华南师大附中罗华、广州四中周伟锋、李伟群、广州五中刘护灵、东莞中学庞进发、深圳红岭中学汪正良、深圳外国语学校袁智斌、广雅中学廖婉雁、广东旅游职业学校钟华、惠州一中岳卫涛等老师的大力帮助,以及调查学校相关师生的积极配合,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107-120

2、王林全等.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与探索(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2

3、郑毓信.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密切结合.数学教育学报[J],2004.4:98-99

4、孔凡哲,马云鹏.论数学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程资源.数学教育学报[J],2004.2:23-25

5、吕林海.关于数学新课程中教材编写的理论透视与建议.数学通报[J],2004.11:6-9

6、陈昌平.有关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的一些思考,数学教学[J],2003.6:1-6

7、张 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中学数学教学参考[J],2004.3:1-3 

 

【注:本文已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7】

学术科研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学术科研:

  • 下一个学术科研: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