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教研 >> 教研论文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换位思…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
在创新中,探索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
浅谈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
如何进行新课程下的数学…
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方…
数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
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
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常出错…
更多内容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作者:霍发勇 文章来源: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一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26 21:23:26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是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为使数学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需要我们改革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组织教学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具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在数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和体验。因此,除了注重利用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具体情境学习新知识外,应更多地运用符号、表达式、图象等数学语言,联系数学以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提出数学问题,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二、加强过程性,注重学生过程性目标的达成
    近年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逐步认识到“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的弊端,体会到“过程”的重要性,并力图在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学习知识。但多数教师对“过程”的定位主要是服务于知识的学习,即对“过程”的把握必须有利于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无法促进知识高效学习的过程必将被摒弃于日常教学之外。为此,《标准》认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即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至于在这些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具体的知识、技能或方法,则是另一个问题。为此,在教科书编制和教学实施中,应提供一定的活动性的素材,给予学生大量的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促进过程性目标的完成。例如,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安排了一定的课时,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的观察和一定的操作活动,从而抽象出各种基本几何形体、几何变换的概念,并了解各种几何形体之间的分解与组合、几何形体相互之间的变化关系等;在数与代数的教科书编制中,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中抽象出有关数学概念、模型或者数学规律,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概括抽象能力,并丰富学生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策略。 
三、加强现实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形成,发展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所谓数学应用意识是指人们运用数学的语言描述问题、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数学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为此,自然应该加强有关数学语言、知识、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基础。但仅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数学应用意识还难以自发形成。为此,在教科书编制和教学实施中,应尽可能地展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即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使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经历“使用各种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以促进其形成对数学较为积极的态度,形成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在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教科书设计中,都安排了一定的课时,让学生从这些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列出相应的一些关系式,通过这些关系式共性的分析,抽象出有关数学模型,然后再对这些数学模型进行数学的分析,如研究函数的特征与图象、方程与不等式的各种解法等,最后再安排大量课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应用教学,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数学解决和反馈应用”的全过程,一方面巩固了有关知识技能,另一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亲身体验,学生必将感受到数学的有用性,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总之,只要深入领会要求,在平时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各项数学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学术科研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学术科研:

  • 下一个学术科研: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