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07年数学科高考试题试卷点评
数学(理工)
“拦路虎”藏在选择填空题里
■点评人:赵祥枝 (双十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估计今年理科数学将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全省平均分比去年下降,满分人数比去年增多。这与今年考题中几只“拦路虎”的特质有关。
往年数学选择、填空基本没什么难题,个别题想“压轴”,最后也压不住学生。今年的“拦路虎”,恰恰藏进了选择、填空题里。选择第12题、填空第16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背景较新,学生感觉比较陌生,不少学生就此被吓住。当然,后面几道大题的第二问、第三问,大多也不是非常好啃,这就造成了今年理科数学试卷“压轴题”分布很广的特征。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考试结束后,外界普遍反映此次理科数学试卷偏难。
但事实上,这些“压轴题”并不难,难就难在思维能不能“拐个弯”。无论是选择第12题、填空第16题,还是解答第21题第二问,计算量其实都非常小,但如果思路不对,计算就会很复杂,不少学生在这上面折腾了很多时间。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考能力”,对于一些参加过数学竞赛、水平中等偏上的学生来说,做起这样的试卷会得心应手;但对于死读书的学生而言,答题就会比较吃力。
出人意料的是最后一道解答题。作为全卷的“压轴”,往年这一题总是比较难,今年却明显比前两年简单得多;所以,我估计今年全省得满分的考生应该会比较多。
总的来说,今年理科数学卷的难度与双十平常的练习差不多,甚至比热身考要简单些,但是又比省、市质检的考题要稍微难一点。我本人喜欢这样的试卷——能够拉开差距,做起来不会太乏味。
应用题考函数出人意料
■点评人:苏醒民 (厦门一中理科数学备课组组长)
今年的数学题还是延续了福建省一贯命题风格,较为稳重,计算量比往年少,应变能力也比往年弱些。
首先,选择题是大部分考生能接受的,只有最后一题(第十二题)比较灵活一点,出题也较新颖。填空也是最后一题,考查数学关系,最困难的是要答全。命题上有所创新,不仅要求学生要理解数学本质,而且文字上比较难读懂,这可能是整张试卷得分率最低的。这样的题型角度新,问题也泛,有点让人出乎意料,今年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衔接,新旧教材都会涉及,但这题没有体现。其他填空题不难,都是学生平时训练过的。
其次,后面的大题与全国和福建前几年的考题相比,题型比较老旧。第一题是三角题,没什么变化。第二题考的是立体几何,按从易到难的顺序看,这题更适合和第三题对调一下。该题与往年有所不同,如果没有及时建立起空间直角坐标系,没有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就容易出错,很多学生可能会在这被难住,影响到后面题目的解答。其实,后面的解析几何还更简单。
这次应用题考的是函数,出乎我们的意料,让人无所适从。去年大部分省市的应用题考的是概率,很少考函数,福建就是这“很少”中的一个。大家都以为今年应该会考概率,但是竟然让所有人都扑空了,而且整张试卷考概率的就不多,只有选择题涉及一点,让人很纳闷。后面三题分别是解析几何、数列、函数与倒数的综合应用,这些题与一线老师的估计都差不多,出题的方式和背景变化不大。尤其是最后一题,按照《考试说明》看,难度要提高,但是没有。
明年开始用新教材,应该说学好数学,还是要打牢基本功,理解透数学的本质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