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新闻 >> 科教新闻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留日“文科状元”谈备考…
大陆中学数学教科书首次…
全国各地,教科书循环使…
更多内容
教科书循环使用叫好不叫座 需要继续探索和适应         ★★★
教科书循环使用叫好不叫座 需要继续探索和适应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别处引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6 20:03:07
从2008年新学期开始,江苏、山东、山西等省都将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教科书只对学校进行配备,由学生在本学期使用,学生不允许在书上涂画,学期结束时归还学校,集中保存,供下一级学生使用。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的主题是“环保”和“节约”。可是,作为减轻学生经济负担、节约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教科书循环使用却意想不到地引来了众多的争论,惹来不少“口水”。

  新规:“副课”课本循环使用

  目前,江苏、山东、山西等省已经建立部分课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部分国家课程教科书从2008年春学期开始循环使用,纳入循环使用的科目包括:小学《科学》,《音乐》、《美术》(或《艺术》),《信息技术》;初中《音乐》、《美术》(或《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

  这样一来,实施这一制度的地区在开学初,学校按“课前有书,人手一册”原则,将循环教科书发放给学生。学校对循环使用教科书的登记、发放、回收、统计、消毒、保管、更新等工作作出具体规定,循环使用的教科书作为中小学校的教育装备,由学校集中管理,学生免费使用,每个借用时限内,每个学生使用固定编号的循环教科书。教科书不属于学生个人所有,学生在课本上“不乱写、不乱划、不标记、不署名”,学期末统一回收,回收后采取图书借阅管理方式,进行防疫消毒后供下一届学生继续使用,学校对回收的循环教科书要如实统计破损、遗失情况,并及时修补破损的教科书,不能修补的,要登记报废。每本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周期一般为三年。

  为教科书循环使用叫好

  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得到了许多教育界人士的首肯,北京的黑芝麻胡同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董纲认为,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好处显而易见,对国家而言,节省了资源,有利于环保;对家庭而言,也减少了开支。

  董纲老师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有在校中小学生2亿多人,根据最新公布的课本费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每位小学生一般要支付38元~88元的课本费,每位初中生要支付132元~165元的课本费,分别占到所交费用的53.1%%和69.4%%。也就是说,仅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费用就达到了300亿元。他说:“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用量极大,按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使用课本15册计算,每年消耗教材30亿册左右,每本书按15元计价,则需要投入450亿元,现行的每名学生每学期都要买新书的做法浪费巨大,如果今后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话,每年至少节省15亿元,将使国家财政节约大笔经费,毋庸置疑,家庭也会跟着省下一笔钱。”同时,教科书循环使用将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董老师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教科书不断大量生产,不仅造纸要砍伐树木、破坏环境,而且造纸工业所消耗的能源、资源以及排放的污染也很惊人,如果教材循环使用后每年可节省数千万教材费,减轻环境污染。

  他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国外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已经多年,在美国,课本是属于学校财产,随课桌椅一起编号。学生用的课本是从学校借来的,学期结束要还学校,供下一年级学生使用,如丢失要予以赔偿。在德国,2003年起,学校只为少数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课本,许多学校通过在校内设立图书室,和不定期举行旧书交易仪式等方式,鼓励学生把不再使用的课本拿出来与其他学生交换。他说:“现在教科书循环使用在发达国家蔚然成风,譬如美国中小学教材至少要传用8个学生,一本书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相比较,我们的教科书却成了一次性‘奢侈用品’。”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这是件好事。”教材循环使用,也得到一些家长的支持。“孩子用过的书一大堆,扔掉很可惜,教科书循环使用早就该实行了。”家住朝阳区的陈女士的女儿读高一,前几天把初中和小学的书整理了一下,足有两大捆,她对记者说:“除了几门主课的教材被还在上学的表弟表妹借走预习外,其余的都作为废品卖掉了,在家里堆着实在没地儿放!教科书还是循环使用好。”

  同时,也有人认为,课本的循环使用不仅仅减少了教学成本,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而且对学生而言,可培养良好的读书和爱护书籍的习惯,培养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孩子在北京市西颐小学就读的一位姓周的家长说:“我觉得,教科书循环使用也是育人的过程,将促进孩子们养成节约资源、关心他人、爱护公物的公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这位家长分析说,现在的孩子,由于从小受到众星捧月般宠爱,普遍自我意识强,而与人共享、合作意识差。教科书循环使用将使他们学习怎样与他人共同分享国家给予的资源,帮助他们养成与人协作、分享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节约、爱护公物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公德意识。他告诉记者,就拿他家的孩子来说,从来不爱惜书本,往往不到半学期书本就散架、卷页,面目全非了,他希望通过教科书循环使用能够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爱护课本的习惯和刻苦学习的精神传递下去。“‘循环’本身就要求学生自觉爱护课本,留给学弟学妹们使用,这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卫生状况惹家长担忧

  记者在采访中感到,循环使用教材,这种带着良好意愿的举措虽然得到了部分人的支持,但是很多家长对此并不赞成,采访过程中,家长、学生甚至部分老师都表示:此举意义不大,推行起来存在着许多弊端。“循环课本很可能是一年新、二年旧、三年破,有的甚至会中途丢失。学校如何对循环书进行管理?”“书籍卫生问题能够解决好吗?”“损坏了,怎么循环?”这些问题的无解引起了部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

  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对循环教材最担心的首推卫生问题。“即使经过消毒,这些课本是否卫生,依然要打上一个大问号。”家住朝阳区黄金苑的的家长吴勉对教科书循环过程中能否做到及时消毒、如何保障卫生提出疑问,“小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卫生习惯也各有差别,循环教材你用用,我用用,不是很容易传播病菌吗

[1] [2] 下一页

资讯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资讯新闻:

  • 下一个资讯新闻: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