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年形成的命题特征
1.强的更强 弱的更弱
传统内容的考查重点有所改变,学科主干知识更加突出,函数与导数的结合,向量与几何的结合部分,概率与统计的结合,试题的分值在逐年加大。而传统内容的三角部分内容、极坐标、参数方程等逐渐降低了考察重点,甚至逐渐淡出了高考考察的视野。
2.选择题灵活多变
选择题继续渗透了高中数学基本概念的考察和数学符号的正确运用,在基本知识的考察中渗透数学解题的灵巧与多变。
3.填空题强调速度
填空题融合了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性的要求,就是需要考生在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后的题感,注重了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察。
4.解答题呈现多样
在解答题中涵盖以解题多样性和考察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解答能力的进一步要求。也是将探究性题目、开放性题的分值进一步加大的依据。由于解答题是目前高考数学考试中主观题中分数很大的一块,能从一个很新颖、独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综合考查考生具备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灵活运用很有效的方式。
二、2007年后的高考试题
1.由重点展开整体
从2007年的高考形势来看,在2008年的高考中,解析几何的分值比重会延续去年的情况,数列和不等式、三角的要求会进一步的降低,具体表现是在其难度会继续降低,分值也在微调中下降。几何部分在引入了向量的工具后,更体现了高考要求中的数形结合的考查,向量解法的多样性,也更能考查考生对问题的认知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概率统计知识在进一步的深化了和社会的结合后,也体现了高考数学中数学应用的继续深化。而函数和导数部分会在2008年的高考中分值进一步加大,也是将高考要求的函数和方程思想的能力要求的进一步体现。
2.难度下调,能力提升
高考数学科考试的重点是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考的命题中尽量避免刻板、繁难和偏怪的试题,避免死记硬背的内容和繁琐的计算,力图在一张考卷中考查学生在试题难度降低的情况下如何应用高中阶段接触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如何更好的体现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具体的考试试卷中的表现就是试题难度在进一步的下降,强调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三、对2008年的备考建议
1.回归教材
只有回到对课本的深层次的理解上,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上,这样才能继续谈其他的能力深化和数学思想的应用上,课本是基础,课本就是高考试卷的策动源。
2.回归通法
淡化解题技巧,回归通性通法。在有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后,高考要求的技能和速度要求也在练习中得到了强化。通性通法的熟练应用也是将基础知识进一步提升的有效方法,基础的,才是重要的。
3.强调能力
坚持能力要求,多拿高考分数。高考的要求,毕竟不同于书本后的习题练习,必须有一定的习题练习,在数学能力的要求中,计算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是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说到底,高考考的不只是一张试卷,考的更是平常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