⒌要继续抓好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的研究工作。要认真总结近几年全市初中新课程实验中进行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经验,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评价和考试方式。我市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试行)实施后,对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⒍继续做好新课程学生优秀数学作品和教师优秀数学试题研究论文的评选工作,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初中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交流与展示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市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成果,并把其中的优秀成果选入《数学同步导学》。(具体要求见通知)
⒎初三年级的数学教学,要以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我市初中数学学业考试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扎扎实实搞好“三基”教学,加强对数学核心概念、核心思想方法的教学,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⒏本学年各区(县级市)还要根据市教育局教学质量监测的安排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华杯赛”组委会的通知,做好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和初一年级“华杯赛”的组织工作。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和初一年级“华杯赛”均应控制规模,要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
三、做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总结工作,继续推进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
⒈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一个周期,要做好实施三年来的总结和后续的实验工作,本学期要完成《广州市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报告》、《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调查报告》、《高中新课程实验首届高考数学备考工作总结》的撰写与《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指导意见》的修改工作,并做好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研究成果的征集、评选和出版工作。
⒉要继续加强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师培训。高一应邀请人教社教材培训讲师团的专家进行全员培训,高二要进一步结合常规教研活动加强对实验教材的学习、研究和培训。对所用教材的学习研究要与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相结合,要组织形式多样、具有实效的各种研讨活动。
⒊要进一步提高高中各年级教研活动的质量,加强对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指导,做好参加教研活动教师的考勤,每次教研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两小时。教研活动的内容应是教师所关心的,并确实对教师的教学有帮助的。教研活动的形式应丰富多样。教研活动的全部发言稿,应由各年级主管教研员提前审读,并提出修改意见。为便于开展教研活动以及全市性的质量监测,在充分听取意见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高一年级中心组要对必修课程五个模块的教学顺序作出统一规定,高二年级中心组要对高二四个学段的课程安排作出统一规定,全市各区(县级市)和各中学应按照这些规定进行教学。要充分利用高一、高二教研活动时间,加强对《数学同步导学》的使用指导。
⒋要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年级的教学质量监控,并将质量监控与评价改革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对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要积极探索适应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学生学业质量监控的新模式。要做好新学年高二数学水平测试(时间暂定第19周星期五上午)的命题和评卷工作。高二数学水平测试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控制好难度;考查的重点应是必修部分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杜绝偏题怪题;要体现新课程精神,体现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方向,适当增大开放性、过程性、应用性试题的比例。
⒌做好广州市高二数学竞赛的组织工作。广州市高二数学竞赛将于下学期5月举行。本项赛事面向我市高二学生,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竞赛内容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但一位学生只能对应一位辅导教师)
四、以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为依据,做好高三数学复习备考工作
本届高三是我市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第二届,我们要按照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根据我省2007年高考数学命题的特点,稳步提高复习备考的质量。
⒈高三数学教研工作要继续围绕市教育局提出的“确保本科率,提高优生数”的两个主要目标,在2007年我市数学高考再一次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2008年应努力提高平均分,增加120分和100分的上线人数。
⒉要加强对我省2007年高考数学命题特点的研究,较好地把握高三复习备考的宏观方向。要落实“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和“精选材料、夯实基础、有效训练、及时反馈”的备考策略。要继续总结、宣传、推广我市多年来形成的数学复习备考经验,走一条扎扎实实的、符合教学规律的科学备考之路。切忌将备考质量提高的希望寄托在所谓的“命题信息”上,以致为搜索小道的“命题信息”耗费时间和精力。
⒊加强高三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有计划地抓好高三中青年数学教师高考复习备考培训工作。由市高三中心组负责,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