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1月10日(周六)9时-11时
地点:拱墅区青少年宫(信义坊湖墅新村42幢)
学员:初一、初二年级
王亚权
文澜中学教科室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教版)编写人员
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初中数学工作室导师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作业本审读员
正方形的四等分问题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非教材必学内容。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对图形的折叠、分割、拼接等活动,探索一般规律;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静态到动态,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锻炼思维能力。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融知识的学习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思想。
正方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图形,就是因为太熟悉了,所以“熟悉并陌生”着,我们反而不善于主动地去研究它的性质。本节课的意图就是想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正方形的一些性质,通过学习,逐步形成探究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从中欣赏到数学的美。
靠记忆是学不好数学的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既可以体现在形式上,更应该体现在思维层次上。七至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活动,虽然也需要趣味性,但更需要逻辑性;我们的数学课要有生活味,更要有数学味。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并且要多解题,但解题并不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数学题只不过是数学学习的一种载体,通过解题,学生可以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思维受到良好的训练。也许有人会问: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到现在不是照样把许多数学概念、公式都忘记了吗?应该说,遗忘的只是显性的数学知识的一部分,而隐性的数学知识早已深深地融入在你的头脑里,并时时影响着你的思想。比如严谨的态度、务实的精神、思维的方式等等。
学数学重在理解和运用。数学也需要记忆,但靠记忆是学不好数学的。我们应理解数学的概念、公式、性质、法则,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加以运用,通过运用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数学课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