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一间房才能容纳的医用CT机,也能缩小成头盔大;同买多只股票,如何保证永远不亏……”昨天,在南京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工业应用数学研讨会上,应用数学专家们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理论公式变成了绚丽多彩实际产品。
数学新算法,可助CT机“减肥”
第一次见到医生给病人做CT检查的市民,估计都会惊叹:CT机也太笨重了吧!
为此,韩国的三星公司与东南大学联合攻关,计划用十年的时间,设计出一种高精度的微型医用CT机,将可放在救护车上,用于

急诊。昨天,记者在研讨会上获悉,目前研究已经进入到动物试验阶段,东南大学在这个项目中,主要承担的是数据演算方法的改进和软件的更新。
据刘继军介绍,给CT机“减肥”,软件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推出新的数据演算方法。“在二维到三维的转换过程中,会牵涉到多个参数,如果多个参数同时叠加,计算量加大,会延长时间,但如果我们只选择其中最关键的参数,先确定病变组织的形状和大小,至于良性还是恶性的,内容物是什么,第二步再判定。”刘继军说。
数学方法让你同买多只股票不吃亏
专业炒股的市民一般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同时买进多只股票,有的股票跌,有的股票涨,但怎样才能确保总体盈利而不亏本,其中,就用到数学方法,如合理调整股票的种类以及投资比例等。昨天,复旦大学数学科学院副院长陆立强副教授将他的研究“股指期货套利中现货组合的构建”与国际数学专家进行了研讨。
“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如果包含所有样本股,冲击成本会比较高,但如果只选部分成份股,跟踪误差会加大。因此,在建立套利现货指数组合时,投资者必须在冲击成本与追踪误差之间权衡取舍。”陆立强副教授说,“为了降低跟踪误差,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目标函数,采用数学上的二次规划,求解所选样本股的权重,使误差降到最小。将股指期货中降低跟踪误差的方法应用到同买多只股票的个人投资者身上,如果操作得好,是不会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