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新闻 >> 科教新闻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资讯新闻
更多内容
中国学生数学基础扎实创造力显不足         ★★★
中国学生数学基础扎实创造力显不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28 23:58:26
“在美国,任何一个在中国上过学的小商贩都可以在找零钱时迅速算出结果,可很多美国学生没有计算器就算不出来。中国人的心算能力很值得羡慕,这与中国的基础教育直接相关。”

  7月22日至25日,在吉林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第八届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上,美国新泽西州顶级中学Bergen中学的数学教师Mich
ael Abramson 称赞“中国的基础教育非常成功”。

  然而,在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行政委员会主席孙文先看来,中国的数学教育有很多欠缺,比如,与生活的联系太少。

  因为既是数学大国又是东道主,所以,中国数学教育的利弊得失、成败与否,就成为这次比赛之余的热点话题。

  中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得到公认

  “扎实的基础,是数学创造力的基础,中国学生的数学基础十分扎实。”17岁的李凯文,是Bergen中学初三学生,虽然年纪轻轻,已多次在美国数学竞赛中获得大奖,此次赴华,他的身份是美国选手“教练”。“美国的数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自由。但美国中小学生的总体数学水平不如中国。”小伙子说。

  印度名校SaralaBirla学院的数学系主任ProdiptaHore先生也评价中国学生“基础扎实”,“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受过非常扎实的基础训练,可以对一个数学问题有很深的理解。”

  一名南非选手给记者写下一个公式: Grade 9 (china)=grade 11(South A frica),即中国初三学生的数学水平可达到南非高二的水平。

  “学初中数学,还是要到中国,我们每年都有老师到中国学习经验。”新加坡莱佛市女中初三学生张馨元告诉记者,她们学校的老师经常会谈起中国的数学教育,称中国做得“很棒”。

  天津华英学校校长李忠表示,一直以来,国人对于国内数学教育往往求全责备,“其实,我们在某些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比如我们在数学国际大赛中体现出的实力,就像中国的乒乓球队一样被其他国家所羡慕。”

  “对中国数学教育给予全盘否定的人,可能并不完全了解情况。实际上,在我们向国外学习的同时,国外也在向我们学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熊斌认为,中国的数学教育是成功的,“这从奥赛成绩上就可以体现出来”。

  中国学生基础好却充满匠气

  中国数学“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扎实,世界公认。不过,近些年,一个典型的怪现状却令国人对本国数学教育产生很大怀疑:一方面,国内的中学生选手不断在国际奥数比赛上摘金夺银;另一方面,数学研究领域却少有大师出现,国际数学大奖始终与中国无缘。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崔贞姬认为,导致“怪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数学是一门纯理论学科,非常抽象,本身难度非常高,出成果不易;其二,数学比较枯燥,从事数学研究必须“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但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把数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此外,还有学术环境普遍浮躁、国家重视程度不够、数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

  熊斌则认为关键在于我们的起步比较晚。“我们20年前才开始参加国际数学竞赛。不过现在正慢慢接近世界前沿。随着这批中学生奥数获奖者的成长,中国冲击国际大奖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实际上,我们已有很多学生在国外崭露头角。”熊斌说。

  数学人才的流失也是一个问题。上海业余学校教师薛大伟说:“中学阶段,我国学生跟美国等数学强国的学生相比还有优势,差距是在大学拉开的。一个有讽刺意义的例子是,国外许多华裔科学家将自己的子女送回中国接受基础教育,而中国的高中生和本科生纷纷出国深造,许多数学人才由此流失。”

  不过,
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行政委员会主席、台北市九章数学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孙文先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出在中国数学基础教育上:“论基础,中国选手全世界最好,但我们是在题海战术中反复操练出来的,比较匠气,缺乏创造力,很难像抽象派大师那样‘信手挥洒就有神韵’。”

  毕业于台师大数学系的孙文先说,中国的数学教育太刻板、枯燥,习题太多,学生太苦。“这是应试教育造成的,但对学生绝对是一种终身伤害——成绩差一点的,对数学产生厌倦,最后放弃数学;而那些尖子生,在以后的研究中也只会跟着人家解题,创新能力弱,不会有科研成就出来。你看,中国留学生出去后,在硕士阶段都还不错,但到了博士阶段就明显不行了。”

[1] [2] 下一页

资讯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资讯新闻:

  • 下一个资讯新闻: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