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新闻 >> 科教新闻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中国大学生不要学习比尔…
"母亲节"、"父亲节":当代…
大学生就业高期望值怪圈…
大学生的“年货清单” 浸…
“新生代”素质教育 大学…
2005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全社…
中国一位大学生的故事感…
我国明年逾410万大学生毕…
2006年大学生就业出现四…
更多内容
中国本科教学改革 大学生将有更多学习自主权           ★★★
中国本科教学改革 大学生将有更多学习自主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 20:33:42

今后,各高校将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赋予大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同时,将提高实践课学分的比重。这是记者今天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启动视频会议上获悉的。

教育部今天向各地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除了要求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外,还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周济:继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安排资金建设各地各校“质量工程”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8日正式启动,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要借此工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周济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发挥教学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主渠道作用;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要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把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并使之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双刃剑: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来面目

质量大幅滑坡 不满于今为盛

由于把上大学仅仅当成找工作的“敲门砖”,而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比高级技工美妙的现实,确实使民众产生了不满情绪。然而即使排除网络调查中的情绪化表达因素,也不宜对民调反映出来的这种对大学教育期待的功利化倾向全部否定。在社会普遍看重学历的就业大环境中,投资教育早已成为家庭改变命运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既然能为自身提供的教育服务收费,民众在核算这项支出的成本得不到回报时的那种心理落差,肯定会比“穿草鞋与穿皮鞋”的感官落差大得多。

规模扩大与质量控制成反比

清点当年大规模扩招的理由,最令人百思不解的莫过于扩大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名校之优在于有名师,名师育高徒,绝不会像百年老店全聚德那样,多摆几张餐桌便能财源倍增。加上当年的并校风,使得大批中专校一夜之间换了身“马甲”便归属了名校,名校靠中专的校舍和设备接纳了更多的大学生,中专教师则靠名校的招牌煞有介事地挥起了教鞭,如此“鸭子上了架”的教学水平,难免不使名校的人才培养呈现一派迷乱状。

寻求规避两难困境的出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非臆想的那样温顺。它在以宽广的胸怀笑容可掬地增加民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同时,还可能不由自主地举起教育质量滑坡的利刃给入学者以重创。要规避这个大众化的两难困境,就要既追求民众进入大学的机会均等又最大限度地确保国家教育质量,实现这样的“两全其美”需要从宏观层面调整思路──将各类大学“分层次定位”管理,多维度地实行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并举,使定位于不同层次的大学各司其职──或许这已是留给政府的唯一选择。

资讯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资讯新闻:

  • 下一个资讯新闻: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