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起好表率作用 1、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大部分条文要率先做到,并督促子女贯彻执行。 2、穿戴整洁、大方,举止文明,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赌博。 3、坚持读书看报,钻研业务知识,更新思想观念,做好本职工作。 4、增强民主意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信守自己的诺言。 5、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的初步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
二、 优化家庭环境 6、夫妻之间、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带头孝敬父母,热情待客。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不休。 7、家长既是子女的父母,又要做孩子的朋友。要经常对话,相互理解。 8、保持室内整洁,照明适度,为孩子提供书桌、藏书角及必需的学习用具。 9、大人的交谈要起到教育作用。孩子在场,不议论老师,不指责领导,不抨击社会。 10、父母,长辈教育子女,应要求一致,配合默契,不唱“对台戏”。
三、 正确教育子女 11、对待子女既要有深情厚爱,又要严格要求,不溺爱、不打骂。帮助子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不要受“读书无用论”的干扰而弃学。 12、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只抓智育、重分数。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关注其心理健康,提倡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13、督促孩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为孩子的正当兴趣爱好和阅读书报提供条件。 14、督促孩子按时作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提倡勤俭节约、合理用钱。积极慎重地对子女进行青春期教育。 15、要利用节假日带孩子游览,以加深情感,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 16、对子女既要“养”,更要“教”,不要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 17、热情接待“家访”,主动进行“校访”,按时参加家长会,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搞好教育工作 18、对老师要求配合的事认真对待,不嫌麻烦。对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支持,不予阻拦。 19、学校及老师反映孩子的问题,要正确对待,积极疏导。不护短,不训斥,不打骂,不有意无意制造与学校和教师的对立。 20、子女对老师及学校的工作有意见,要注意调查核实,再逐级反映。不偏听偏信,不采取过激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