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新闻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江苏南京4名校试水九年制…
102岁邵逸夫退位:人生比…
中学教师兼职家教月入上…
高考状元李江雁:高三是…
清华大学天津招生组:清…
文科不考数学 理科不考语…
上海市2009年高考各类可…
2009年年终报道:在争议…
江苏省2009年高考状元吴…
江苏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
更多内容
高中重组师资应对2008年高考           ★★★
高中重组师资应对2008年高考
作者:于英杰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23 15:38:57
2008年高考方案对高中教学的影响立竿见影。由于高考考察力度不同,各个学科工作量也有差异,其中语文、数学两门统考科目的教学压力大,对教师需求增加;而外语、理化生、政史地等科目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因此,眼下无论苏北、苏中还是苏南,高中校长们正在盘算如何重组师资的大计,就地培养还是从外“挖”来,都会对教师队伍产生不小的影响。

  省政协委员陈亭华是南航附中副校a长,他昨天告诉记者,2008年高考方案使现有高中的师资结构面临冲击。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组合不同,高考考察方式不同,对各学科教师余缺的影响也是存在的:有的考试科目组合与现在教师的配置出入很大,多余的教师怎么办?有的学科4月份考完了,又该如何应对“空课”?由于现在人事制度不健全,能进能出的通道不顺畅;同时,高中尤其是公办学校,在用人上要做到从岗位能上能下也并不容易。学校只能想办法内部消化,比如过剩教师按专业就近转行,这个要抓紧加强培训。

  对于语文和数学,眼下高中一名语文或数学教师带两个班,应付高一、高二教学是没问题,但到高三时就紧张了。陈亭华说,一方面,2008年高考方案强化了对语文和数学的考察,高三课时大增;另一方面对偏文、偏理学生的教学,要把辅导课加上来,这在师资配置上要体现出来,到时一名教师只带一个班。如果一个学校有12个毕业班,原来数学、语文各要6名教师,今后则要12名了,并且要的是有经验、有能力、有水平的教师,以确保教学成效。对于紧缺的老师,除了自己培养,剩下的捷径就是“挖”进。除了苏南“挖”苏北、苏中的,城市与县中之间也相互“挖角”,前者影响更大。

  南师大高朝俊教授说,他最近在苏北几所县中调研时,校长们正在为高考方案带来的冲击而担忧,想方设法稳定队伍,特别是留住语文和数学老师。记者采访前天参加省2007年高考作文研讨会的苏北、苏中一线高中老师时发现,好几个苏北县中的骨干或把关教师已接到南京、苏州、常州等地盛邀,有的则接到了市区重点高中的邀请电话。

  陈亭华委员说,如今南京不少高中校长在想这件事情。他担心的是,不同区域的学校相互之间“挖人”无序,最终会影响各个学校的教学秩序,尤其是苏北、苏中县中教学质量。“全省高中师资结构调整到位预计要3年时间,所以2007~2009年将是教师流动的一个高峰。特别是现有师范院校中的师范生专业结构还没调整过来,高中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苏北、苏中,乃至苏南一些县中教师队伍面临新一轮流失几乎是肯定的。”

资讯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资讯新闻:

  • 下一个资讯新闻: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