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文化 >> 数学大奖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数学”名称的来源
“独出蹊径,不袭前人,…
数学大师丘成桐:取消院士…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数学…
数学天才佩雷尔曼将拒领…
丘成桐 创造中国人的数学…
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获…
谷歌纪念世界圆周率日 祖…
祖冲之与国际圆周率日
丘成桐:教师要真正花功夫…
更多内容
欧美数学家:中小学生不要频繁使用计算器           ★★★
欧美数学家:中小学生不要频繁使用计算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18 13:56:58
有一个论坛的主题是《中学数学论坛——欧洲与美国的经验》。论坛的发言人是法国Grenoble(格勒诺布尔)大学的Jean-Pieere Demailly(让-皮埃尔·迪迈依)教授和哈佛大学的Wilfried Schmid(威尔菲德·斯科密)教授。

  

  法国

  过早依赖计算器

  让大学生的除法都很差

  让-皮埃尔·迪迈依教授说,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法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过全国性的数学课改,但从现在来看,有不成功之处——法国的小学生以前三年级就开始学习除法,现在要推迟到五年级,即使是现在的大学生,笔算除法的能力也很弱。导致这些现象的,是法国的中小学生过早依赖计算器。

  现在反思之后认为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比如对八九岁的孩子解释π(圆周率)的概念,可以用教他们通过剪刀和纸,经过一系列的裁剪各种不同的圆来理解。

  当年的课改由于过于追求学生求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使用计算器没有制约。而现在,法国现在不准孩子使用计算器,因为它有损于对数学的理解。

  

  美国

  不用计算器

  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哈佛大学的威尔菲德·斯科密教授因公务缠身,没有亲自前来,他在论坛上的发言稿是由主持人代念的。巧的是,他的发言稿中也提到了计算器。

  他说,美国在反思教育改革时,也发现了学生频繁使用计算器带来的坏处。现在美国对老师的要求,是让他们学会倾听学生,观察学生,关心学生的思维过程。比如一道42+36+18的题目,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结果,而是让学生体验演算过程,让他们知道42先加18,再加36,要优于按顺序相加。

  

  葡萄牙

  大部分人离不开计算器

  几天前,有一则消息说,葡萄牙正面临数学教育的困境,这和他们中小学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在中小学的数学课堂上,通常使用计算器,缺少笔算和心算的基本功训练。调查显示,每5个葡萄牙青年中只有一人能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除了部分经商者能进行笔算和口算外,大部分人离不开计算器。

  为了提高数学成绩,葡萄牙教育部在2006年出台“数学行动”计划,包括增加数学课课时及增加数学统考次数。但效果还没出来,2007年的数学考试结果令葡萄牙教育部大失所望,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成绩更低。

  

  中国

  考试严禁使用计算器

  目前,中国的小学生一般在小学四年级有学习使用计算器的章节,它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不过在考试时,一般都严禁使用计算器。

  有心理学学者认为,使用计算器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但如果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口算、笔算是数学能力培养的一部分,但依赖上了计算器,就会使孩子缺乏主动解决困难的信心。习惯使用这类工具后,在考试中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

数学文化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数学文化:

  • 下一篇数学文化: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