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文化 >> 数学发展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古美索不达米亚人在贸易…
古希腊人在争论、证明和…
海王星的发现
怎样找出观赏展品的最佳…
欧拉--数学发展而奋斗的…
古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在数…
中值定理——泰勒中值定…
丁石孙——数学的力量
当我们在谈论极限的时候…
现代数学的7大难题
更多内容
[图文]把数学变容易真是大有可为           ★★★
把数学变容易真是大有可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8 22:04:50
在科普作品《数学家的眼光(2007增补版)》中,张景中用专章讲述了中国数学家如何解决数学教育领域的世界性百年难题---如何能够让学生轻松地弄明白微积分的原理。他说,了解这个故事,有助于培养探索精神。

    

张景中     

    如果数学变容易了,学生高兴,老师省力,家长也会松口气,研究数学教育的专家自然举双手赞成。

 
 但是学校里教的数学,大都是经过了上千年或几百年反复锤炼的成果,还能变吗?

创造新的解决方法

    把数学变容易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平面几何的证明题千变万化、题无定法,几乎已成为古今中外的共识。可是自从有了基于面积关系的消点法,就打破了这个传统成见,大量的几何问题的求解就变得容易了。几何不等式的证明能不能找到一般的方法?这在大师看来也是一大难题,可是自从有了降维算法,有了一个叫BOTTEMA的软件,上千个不等式就很快得到了证明。

    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成果,是吴文俊院士开创的数学机械化研究方向所产生的成果。可见,创造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把数学变容易的途径之一。

    优化概念,改进定义方法

    方法能改进,概念能不能改进呢?数学概念都有严谨的定义,定义是数学推理的基本依据。定义改了,体系方法都会跟着变化,这是大事。比如,中学数学课程里对三角函数里的正弦的定义能改进吗?

    人们常认为三角函数难学,它既不是加减乘除,又不是开方,它是超越函数。有关三角的推导也是数学教学的难点。1974年,我在新疆教中学,发现学生学习三角比较困难,就开始研究如何把三角变容易。我发现,三角不但可以变得很初等、很容易,而且可以成为初中数学的一条主线,把几何和代数连在一起。张奠宙先生甚至说,三角里的正弦函数,可以在小学里引进---矩形用单位正方形去度量,结果得出长乘宽的面积公式。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自然是用单位菱形,同样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边长的乘积,再乘上单位菱形面积的因子”,原理完全相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单位正方形压扁了,成为单位菱形,两者的区别在于角A。A是直角,面积为1;A不是直角,面积就要打折扣。这个折扣是一个小数,和A有关,记作sinA(图1)。

    数学可以有不同的讲法。看清了问题的实质,就能把难的变成容易的,把高等的变成初等的,就能把过去曾经使成年人困惑的问题,变得孩子们都能容易理解。不考虑矩形面积公式,不用单位菱形,也能在小学里讲正弦。先问: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腰长为1,面积是0.5。进一步探索,如果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不是90度,比如是60度,它的面积要打个折扣。多大的折扣呢?这可以测量出近似值。更精确的数值可以在计算器或计算机上查出来,它叫sin(60o),约等于0.8667,这就引进了正弦函数。知道了正弦函数,就能解决许多实际的几何问题。如果问,这个0.8667怎么得来的,就引出进一步的数学方法。这样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如何提问题、如何思考、如何获取新的知识。

    比起传统的在直角三角形中用锐角的对边比斜边定义正弦函数,新的定义至少有3个好处:(1)更初等、更直观了。传统的定义依赖于相似形的概念和知识,几何学到一定程度才能讲三角。现在可以早讲三角,就能帮助学习几何。(2)更严谨了。传统定义中直角的正弦是说不清的,新定义中直角的正弦就等于单位正方形面积,就是1,这很清楚。(3)更一般了。传统定义中没有给出钝角的正弦,进一步的应用很不方便。新定义中,这个问题自然解决了。

    采用新定义,三角、几何、代数相互联系渗透,许多推导变得更加简捷清晰,初等数学会变得更容易。可见,优化概念、改进定义方法是把数学变容易的途径之二。正弦函数定义的改变,只是改变了它的几何模型,没有改变其数值,新的定义和传统定义是完全一致的、等价的。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形,在概念上创新,也就是提出和传统定义不完全等价的定义,从而实现把数学变容易呢?

    与传统定义不等价的定义  

    《数学家的眼光(2007增补版)》的增补部分讲了新概念的微积分,其中介绍了我国数学家林群院士提出的函数导数的新的定义方法,和传统的定义并不等价:传统的导数概念是在一个点处定义的,新的导数概念是在区间上定义的;传统的导数定义依赖于极限概念,要作很多准备,新的导数定义只用一个不等式,中学生能直接学习。     

    导数正则函数增,这样重要而基本的定理,在传统概念的基础上,两星期的课程还说不明白。许多高等数学教材中,干脆就说限于篇幅证明从略了。而基于新的定义,第一节课就能给出完全严谨的证明,证明方法是初等的,只用到中学的知识。由此可见,把数学变容易真是大有可为。

    把微积分变容易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最近发现,问题可以说得更简单、更直观、更自然,也更容易理解:微积分的经典案例是牛顿所考虑的计算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两个以时间t为自变量的函数。一个函数是S(t),它表示在时刻t物体走过的路程。一个函数是V(t),表示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牛顿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知道了路程函数S(t),如何求瞬时速度函数V(t)?

    牛顿的想法涉及微妙的无穷小,引起了争论,使许多卓越的数学家困惑,这段数学史上的故事很多书都有叙述,此处不重复了。我们要思考的是,有没有比牛顿的想法更直观、更容易理解而又不会引起任何争论和困惑的思路?

    知道了路程和时间的函数关系S(t),就可以算出从时刻t=u到时刻t=v这段时间走过的路程S(v)-S(u),这段路程被这段时间v-u除,就是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在数学上,S(v)-S(u)是函数在两点处的差,v-u是自变量在两点处的差,这个比值叫函数S(t)在u和v两点处的差商。

    我们要求的是瞬时速度,但知道的是平均速度。我们不但不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甚至不知道瞬时速度的数学定义。只是从物理事实上,我们相信瞬时速度时时刻刻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么,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有何关系呢?如果是匀速运动,瞬时速度就是平均速度;如果不是匀速运动呢,瞬时速度时大时小,有时比平均速度大,有时比平均速度小。也就是说,不论在哪段时间上考虑,平均速度总是瞬时速度的中间值,任何一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它不可能比这段时间中所有时刻的瞬时速度都大,也不可能比这段时间中所有时刻的瞬时速度都小,这个道理小学生也会明白。

    平均速度是函数S(t)的差商,瞬时速度是函数V(t)的值。平均速度总是瞬时速度的中间值,也就是说,在任何区间上,函数S(t)的差商总是函数V(t)的中间值。

    牛顿是天才,他一下子(这一下子就是10年!)看出无穷小区间上的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这个天才的判断使大家既佩服但又困惑。我们是平常的人,基于常识进行平常的推理,得出的结论十分平常:

    平均速度总是瞬时速度的中间值。有趣的是,从这个不言而喻的平常结论出发,很容易推出林群的不等式导数定义,同样能解决瞬时速度的计算问题。与牛顿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这里不再引起任何争论和困惑。

    和牛顿分享微积分创建者荣誉的莱布尼兹,所考虑的经典案例是曲线的切线斜率计算问题。从数学上看,和计算瞬时速度是同一个问题。莱布尼兹的想法和牛顿基本一致,都属于天才的判断。用基于常识的平常的推理,也可以得到同一个数学模型:一个函数的差商是另一个函数的中间值。

    微积分的另一个经典问题,是曲边梯形面积的计算问题。设图2中的曲线是函数g(x)的图象,也就是说,点x处的竖直线段的高度就是g(x)。从a到x这块阴影区域的面积也是x的函数,记为f(x)。知道了曲线的方程如何计算阴影面积,也就是知道了函数g(x)求f(x),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

    面积函数f(x)和曲线代表的函数g(x)之间有何关系呢?观察图3,曲线仍然是函数g(x)的图象。从u到v这块阴影面积,是面积函数f(x)在u和v两点处的值的差,即f(v)-f(u)。如果把这块阴影区域截长补短变成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如图所示,长方形的高应当等于f(v)-f(u)除以v-u的商,就是函数f(x)在u和v两点处的差商。显然,它是g(x)在[u,v]上的中间值。从图上看,从u到v这段曲线,有时在长方形上边界之下,有时在此边界之上。简单地说:在任何区间上,函数f(x)的差商总是函数g(x)的中间值。

    求瞬时速度和求面积,表面上似乎无关的两个问题,数学模型是相同的:甲函数的差商是乙函数的中间值。计算瞬时速度是由甲求乙,是微分学的基本问题;计算面积是由乙求甲,是积分学的基本问题。

    牛顿和莱布尼兹发现了这两个问题的联系,所以被认为是微积分学的创建者。但他们都没有看出,两个问题有这样简单直观的同一个数学模型。接下来,不用极限也不用无穷小,只要对有关的函数设置一些合理的条件,就能引出导数的概念,就能简捷严谨地证明微积分学的一系列基本结果。这样,更简单直观了、更严谨了、更一般了。

    把微积分变得容易一点,上世纪50年代学微积分时就想过,80年代教微积分时又想,断断续续五十多年没想清楚。受到林群定义的启发,最近想到了这个模型,借此机会写出来和大家讨论,也向林群先生、向一同热烈讨论过的张奠宙先生致谢。

    (《数学家的眼光(2007增补版)》,张景中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数学文化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数学文化:

  • 下一篇数学文化: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