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文化 >> 数学欣赏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数学其实很美 大数学家…
[趣味数学]用数学方法发…
华罗庚的退步解题方法
更多内容
[趣味数学]名人谈学习方法         ★★★
[趣味数学]名人谈学习方法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别处引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7 16:17:30
孔子谈学习方法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光学习而不积极思维,就会迷而不知所向;如果思维不以学习为基础,就会流于空想,会带来知识上的危机.因为学习是人类独特的活动,是人类知识的继承活动.这种继承不能是简单的兆焯和模仿,要通过独立思考,学思结合,才能在接受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祖冲之的学习方法

  我国南北朝时的数学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的学习方法是:“搜炼古今”.搜指搜索,博采众长,广泛地学习研究;炼是提炼,把各种主张拿来研究,经过自己的消化,提炼.它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最后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因为他的几代祖先都在中国的南方做官,而且一家有几代人研究历法,祖父又掌管士木建筑,也懂得一些科学技术,故祖冲之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家传的科学知识.由于他思想敏捷,勤奋好学,又有好的学习方法,使他博览群书,广采各家精华;同时又不因古法,墨守成规,并主张在实践中去检验真理.遂使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和数学三个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密率:PI=355/113 约率:PI=22/7 3.1415956)

  爱因斯坦的学习方法

  爱因斯坦(1879-1955年),东年是智力发展迟缓,上小学、中学时,老师认为他是“笨头笨脑的孩子”。
也许是他12岁时第一次读到欧氏几何的书,那严密的逻辑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激发了他数学学习的兴趣。1896年17岁的爱因斯坦进入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学习理论物理,1902年在伯尔尼专利局工作。这段时期他的思想十分活跃,经常和伯尔尼大学哲学系的学生索洛文等五人常在一起阅读各种书籍,无拘无束地自由讨论各种问题,他们阅读了休漠、马赫、庞加勒、黎曼、狄更斯等许多人的作品。有时只念了半页,甚至只念了一句就争论起来。他们亲切地称这种聚会为“奥林匹亚科学院”。这种“疯子式”集会是他的恩维十分活跃。1902年他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1905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竟发表了五篇极为重要的论文,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和狭义相对论,并通过对布朗运动的研究证明了原子的存在。1916年又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取得了宏伟的成就,被科学界誉为“人类历史上一颗明亮的巨星”。

  爱因斯坦的学习方法,大致可概括成:依靠自学,独立思考,穷根究底,大胆想象,强调理解,重视实验,弄通数学,研究哲学等八个方面。

  朱熹提倡的学习方法

  我国宋朝著名的教育家朱熹(1130-1200年),赞赏先泰时期教育家总结的学习方法,提出为学之序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一穷理,笃行以体事,他主张“读书有三到:问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他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要举一而反三,问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他的弟子将朱子读书法归纳为以下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虑心涵咏;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收心集中注意)持志。

数学文化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数学文化:

  • 下一篇数学文化: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