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竞赛数学 >> 竞赛资讯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目前中国的主要数学竞赛…
“另类”奥数教练:数学…
奥数国家队有个福一中“…
何三畏:“奥数”不为愚…
香港小学生获国际数学大…
师大附中获数学奥赛“八…
能否被保送 奥数成绩仍是…
关于在江苏大学举办全国…
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更多内容
[组图]新加坡国际数学竞赛暨暑期夏令营活动写实         ★★★
新加坡国际数学竞赛暨暑期夏令营活动写实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9 10:14:58
 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最小的9岁小学四年级,最大的16岁高中一年级,有北京的、广东的、新疆的……然而这二百多名中小学生,却作为中国代表队参加了8月16日至21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IMC国际数学竞赛暨暑期夏令营活动,有中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等十余个代表队的四百多名中小学生选手参加了数学竞赛和交流活动。

    记者曾担任过十年的物理教师,对理科教学颇感兴趣,了解新加坡在前些年曾获得国际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第一名,在第三届国际数理能力调查中,新加坡学生的成绩也排名世界第一,因而引起各国教育学者日益重视研究新加坡的教育。所以,这次IMC国际数学竞赛交流活动选在新加坡举行,确实有其积极意义。
    记者有幸随中国代表队前往新加坡参加了这次活动,看到了中国学生在竞赛和交流活动中的表现,目睹了新加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感触颇深。 
   
竞赛 架起沟通桥梁
    提起在新加坡举行的IMC国际数学竞赛,竞赛组委会主任、上海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中心理事长卢晓晨对记者说:“IMC国际数学竞赛由中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的数学普及及国际教育交流机构发起并组织,它与选拔“数学精英”的另一项国际数学竞赛——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比起来,更具有普及性,它是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此次共有来自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和中国十余个代表队的四百多名中小学生参加比赛,在新加坡ISS国际学校和各代表队领队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同学们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
    据IMC国际数学竞赛命题委员会主任梁丽芝介绍,这次出竞赛试题是考虑到与国际数学接轨,中国数学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以考试成绩排名,学生死记硬背的成份多;国外教育则注重知识的点拨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给学生留有思考、发挥和创造的较大空间。因此,这次的竞赛试题考虑了中外学生的特点,既注重基础理论又考查实践能力,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分析能力。竞赛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北京第二十二中数学教师张玉梅对记者说:“我这次带同学来参赛,主要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获奖是次要的,关键是通过活动过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国内外师生的交流,让教师对数学教学各自有一个理性的思考。”
    在竞赛颁奖会上,各国学生用英文交流了考试及数学学习的体会,并互赠了礼物。中国代表队在这次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北京科技活动中心科普部主任王肃平特意带来了中国国旗,同学们在颁奖礼堂兴奋地高举国旗分组合影。
   
交流 搭建学习平台
    在这次活动中,中国代表队师生参观了新家坡南洋小学、新家坡国立大学附属中学、新加坡ISS国际学校等,师生都有很大收获。
在南洋小学,大家看到一张张贴在墙上的大表格。王梅凤校长说,这是本周学校的“家长义工”。在新加坡,有一批具有奉献精神、乐意为社会服务的义工,他们义工不是由哪个组织选派或指定,而是自愿报名参加,他们不拿一分报酬,根据基层组织分配的任务为民众提供各类服务。在南洋小学,我们看到三四个家长身着红色的工作服在学校的交通要道上帮忙指挥交通,王校长告诉我们,每天都有16位家长轮流为学校指挥交通,学校为他们定做专用的醒目工作服、为他们买保险,由后勤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培训后上岗。在餐厅,我们遇到三位家长,是为当天二年级的华文活动课来帮忙的,他们热情地跟校长打招呼。我随便与一位家长聊起来,她告诉我,因为赋闲在家做专职太太,所以她得以有时间每天都来学校做义工。
    在新家坡国立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师生看到校园内有一面大大的“手印墙”,墙的底面是黑的,手印是用各种颜色的颜料印上去的,手印有大有小,还组成各种图案,如有六个手印围成一圈,中间还有一颗心。一位该校的学生告诉记者,这墙上是全校所有师生包括校长的手印,每个手印下面都有自己的名字,表示我们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努力奋斗。
    与新加坡几所学校的师生相处的时刻,感受最深的是他们那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投入。在南洋小学的教师办公区,我们看到的是在属于教师自己的那一块小小的空间里的温馨和愉悦——儿子的可爱,妻子的娇柔……全家的幸福都浓缩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每位异国教师的脸上都写满了幸福。在师生关系上,校长和教师叫学生都只喊名、省去姓,犹如家庭成员般的温暖;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是以关心的态度和谦和的语言,对错误性质严重一些的学生给予公开批评的办法。新加坡规定,教师对学生不得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唯有校长才能对极个别的男学生采取一定的体罚措施。
参观 开阔文化视野
    新加坡是一个崇尚学习的国家,中国师生还参观了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14层的图书馆高大气派、雄伟辉煌,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以及高雅、悦目、舒适的各种设备,都让人感觉到现代物质文明的一种强大魅力。图书馆集储藏、阅览、视听为一体,馆藏丰富,每天免费为市民开放。走在软绵绵的地毯上,脚落无声,随便走进一层,在阅览区,不论是老的、少的,华人、印度人还是马来人都在伏案苦读,偌大的厅内悄然无声,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因为新加坡人喜欢读书,所以每个区都有一个图书馆,不少学生也是图书馆的常客,在这里查资料、做作业。”
    在新加坡,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无论你走在哪里,基本上没有语言障碍,中文作为它的四大语言之一(英文、中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我们相互交流起来方便自然,毫无异国他乡的感觉。中国传统的儒文化诸如仁、义、礼、智、信等,在新加坡的几所学校都体现得比较充分,你可以看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等熟悉的诗句,也可以看到取名“诚毅楼”、“竹林居”的楼房。在南洋小学,学生的书法兴趣小组,其书画作品在至少两栋楼里都有集中的展示,书体多样化,质量也不错,这情景仿佛不是在新加坡,而是在我们中国自己的学校。
    新加坡大部分学校采取“单班制”,即上午上课、下午活动,课程的多元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更好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多种课外活动可供学生选择,如交响乐团、美术班、舞蹈班等,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我们参观的几所学校里,都亲身感受到了制度保障辅助课程、活动蓬勃开展的强大作用,使两者能够协调地予以融合。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然素质会更全面、公民意识会更强烈、社会责任感会更强。
   
自理 锻炼生活能力
    中国师生在新加坡一下飞机,牛玉石团长就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份新加坡地图,要求同学们能在地图上查出在新加坡的居住地、所要参观的学校等,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的,这些学生从在北京的首都机场离开恋恋不舍的父母后,从验护照、查登机牌等等,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尽管有的参赛小选手才仅仅只有9岁。
    为了保持环境的卫生整洁,新加坡政府专门立法禁止随地吐痰、在地铁吃东西、上厕所不冲水、从楼上扔垃圾、在钞票上乱写乱画;在办公室、会议室、餐馆、电影院、电梯内以及许多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违者处以高额罚款。在新加坡,公共场合里大声谈论也是不礼貌的,你可以观察到,地铁、公车、旅游景点,新加坡人聊天基本都是交头接耳,不会吵醒旁边睡着的乘客,也不会让炎炎夏日里烦躁的人们更加不安。反过来,如果大声说话,爽朗大笑,在那样的环境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然而一些中国学生在前往新加坡的飞机上还大声说话、随便吵闹。但经过几天的参观,他们确实变了,显得更懂事了。
    在新加坡国际会议中心,当竞赛颁奖会结束后,北京五中分校的同学们主动留下来,帮助打扫卫生,尽管会议中心有工作人员打扫,但他们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擦着椅背儿、捡着地上的纸片……新加坡旅游局教育服务署局长助理郭美兰对记者说:“不愧是北京来的孩子,中国学生真棒!”本版摄影 张秀江 王肃平


    “手印墙”
 
   

    在国家图书馆

    表演节目

数学竞赛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数学竞赛:

  • 下一个数学竞赛: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