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新闻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资讯新闻
更多内容
时评:“数学奥赛”是个难搅的“局”         ★★★
时评:“数学奥赛”是个难搅的“局”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东北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7 19:58:10
 媒体报道,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决赛(俗称“数学奥赛”)在13日上午举行,赛后立刻有学生反映大部分试题考前老师“押对了”,不少学校也承认确实漏题了。

    查查往日新闻,发现“数学奥赛”漏题事件早已经不是新鲜事。学生考了好分数、家长拿到了升学筹码、培训机构捞到了大钱、学校招到了“好学生”、各地方也获得了荣誉。多方受益,所以,这个大家心知肚明的民办“素质”考试,也就在有关部门已经规定“学科竞赛不作为升学的依据”后,依旧生机盎然。

    这个高烧不退的考试,满足了各方面有形无形的需要。这个“局”让很多人受益,只是害苦了学生。孩子们浪费了宝贵的休息和玩耍的时间,学些高难度低实用性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损害正常的生理和智力发育。同时,另一种危害可能不为人所注意,那就是,学生们在这个成人合力制造的“局”中应该能够充分意识到,诚信诚可贵,利益价更高。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大家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至少,没有人真把别人的损失、把公平和道义放在心上,自个儿合适就行。这种浸染,毒害之深,令人无法不浮想联翩。

    但是,“数学奥赛”是个难搅的“局”。因为世界“奥赛”国家队的队员要从全国奥赛优胜者中选拔出来。有这么一条,有关部门“学科竞赛不作为升学的依据”的规定就是废纸一张。学校会继续暗示下去,培训机构会继续捞下去,漏题作为培训机构以及主办方的利润保障会不断地出现,一拨拨儿家长还得争着掏钱,绝大多数学童会继续苦熬下去。

资讯新闻录入:info    责任编辑:info 
  • 上一个资讯新闻:

  • 下一个资讯新闻: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