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复旦附中女生成功秘诀:如何走进美国名牌大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4 15:57:5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曾在美国西弗吉尼亚洲帮穷人刷墙、在食堂张贴介绍中国龙图腾的图片、在校广播站义务主持“奇幻上海”,这些不同的闪光点,却帮助她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哥伦比亚等美国名牌大学的大门。复旦附中沈诞琦、施轶伦、秦瑞之这三名优秀女生,用最真实、最出色的自我,在强手如林的美国名牌大学,展现上海女生的独有魅力。

  [秘诀自述]

  沈诞琦:全优生+学术研究能力

  以全美女生第一名的成绩入选美国数学冬令营、物理全部满分、化学获得大学免修考试、环境监测课题获美国式创新奖和环境特别奖……翻开沈诞琦简历,不难理解正是这些傲人的成绩和学术研究能力帮她叩开了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哥伦比亚等8所美国名牌大学大门。

  沈诞琦在复旦附中,获得中国女子奥林匹克一等奖,两度获得全国计算机分区联赛一等奖。在美国名牌高中塔夫特担任交流生时,通过层层选拔,她以全美女生第一名的成绩入选美国数学奥林、获得美国数学才能测试二等奖的好成绩,甚至被塔夫特数学教师誉为“所教过最适合学习数学的学生。”沈诞琦在交流一年中,物理全部满分,通过自学成功免修大学一年级化学。此外,沈诞琦的学术研究能力也为她加分不少。作为上海市青少年环保协会的副理事长,其如何使用植物吸收废电池毒性的课题在《上海环境科学》发表,在塔夫特时,关于丰年虾检测环境电池污染的课题获得康涅狄格州科学博览会二等奖和Audubon环境特别奖。

  在塔夫特交流的一年中,沈诞琦每天坚持张贴介绍中国趣事的传单,在食堂张贴介绍中国龙图腾的图片、在图书馆张贴英文版《再别康桥》…离开美国时,她积累了150多张,不少美国同学把纸片作这礼物索要。尽管竞赛、课题研究忙得不可开交,沈诞琦仍然每天花2个小时锻炼。

  虽然手握8张名校录取通知书,但沈诞琦并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沈诞琦初步选定选修理科和金融,以便在兴趣与社会问题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

  施轶伦:爱做志愿者、喜欢长跑

  成绩排名在年级前20名至70名间波动,喜欢读小说、看电影、打羽毛球、跑步,这样的施轶伦看起来似乎只是个普通高中女生,但她却在去年年底就被耶鲁大学提前录取。打动耶鲁大学的,是她热爱做社会志愿者的拳拳爱心及长跑中体现的坚忍不拔意志。

  施轶伦在复旦附中时曾经担任过社会志愿者部部长,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幼儿园献爱心,为东南亚海啸灾民捐款。尽管后来她成为学生会主席,组织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她依然热衷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她在美国名牌高中西行德威尔担任交流生时,去年6月中旬曾去西弗吉尼亚洲帮助当地穷人粉刷墙壁。她和十几个学生为一粉刷小组,她负责检查学生把旧墙皮铲干净,再和学生们给墙壁刷上新油漆。在6月当头的骄阳下,他们整整工作了3、4天才收工,每当撑不下去时,施轶伦就和学生们喊着“Wedoit(我们能做到)”口号,终于把这幢旧房子粉刷一新。

  施轶伦非常喜欢长跑,有空的时候就会去操场上跑上3、5圈。当她在西德威尔当交流生时,她参加了长跑队,每星期都有5000米长跑比赛,每天要跑2小时。刚开始,施轶伦跑在后头,但她一直咬牙坚持着,不顾其她女生中途退队,每个双休日坚持在树林里跑1小时,学习各种长跑技巧,渐渐地她排在了女生中列,体会到坚持到底的强大力量。

  这个信仰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上海女孩,将在耶鲁大学的校园中,学习更多人文社科知识,对社会有所帮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