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新闻 >> 科教新闻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十几天就能造出教辅书“…
价格虚高 "教辅禁令"…
更多内容
[图文]教辅市场“乱花迷人眼” 考生选择要警惕           ★★★
教辅市场“乱花迷人眼” 考生选择要警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1 19:58:36
 

    图书市场林林总总的教辅读物令人眼花缭乱

开学前后,总是
份,到几家规模不等的书店和图书批发市场进行“明察暗访”。结果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论是在小铺面的个体书店,还是大规模的图书商城,教辅读物拥挤而整齐地摆放在最显眼处,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一家规模不足1000平方米的图书批发市场,发售的教辅读物竟超过700种。

    现如今,无论在哪个城市,教辅读物都以其印量大、成本低、利润高等优势占据图书市场绝对“主力板块”地位。但如果细细翻阅这些教辅书,就会发现市场繁荣的背后存在着大量问题。

    现象一:品种繁多,贪大求全

    从图书类型上看,目前市场上的教辅读物大致可以分为辅导类、试卷类、练习类、参考类、课外读物类等,这些读物大多冠以“大全”、“宝典”、“指南”、“手册”、“题库”等“四库全书”式的名称。不仅如此,这些教辅读物还扛着“素质教育”的大旗,贴着“新课程”的标签,打着“状元书籍”的名号,顶着“名校名师”的“高贵出身”,“来头”不可谓不小。

    从这些教辅读物的内容涵盖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不同学科的每一学期教学内容相配套的知识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以“套装”面目出现:要么是年级成套,要么是学科成套,有的还搞起了“套中套”——在一整套习题集、试题集出版后,再单独出版答案作为配套,这样出版商可以再多赚一份钱。

    不少教辅读物贪大求全,追求规模效应。“一本书动辄就是数十万字,学生读起来不仅耗时,而且内容过于齐全,知识点考查过细,把学生喂得太饱,让他们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不少一线教师和笔者有同样的感受。

    另外,“新课标”出台后,各个省市都有了教材编写、出版、使用的自主权。教材的多元化也带来了相关配套教辅读物版本的多样性,这让那些不熟悉学科教学的家长看得云里雾里,无从选择。

  现象二:新瓶旧酒,内容雷同

    “新课标”出台后,原先的许多教辅读物都需要“更新换代”,以适应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和要求。但一些不良书商以“新瓶装旧酒”的障眼手法,仅对过去的教辅书换个响亮的新书名,再对内容作个简单的“小手术”就重新进入市场,这样的教辅书内容老化,选题滞后,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还有一些书商雇佣一批平庸作者,仅仅依靠剪剪贴贴、东拼西凑的手段,照抄、照搬别人现成的内容,结果导致不同教辅书的内容同质化,重复雷同现象较为普遍。

    更有一些书商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宽泛地定位书籍适应群体,试图打造能够适应于不同教材版本的“通吃”、“全能”教辅书,由此造成部分教辅书内容远离教学实际,缺乏针对性,严重背离新课改的精神和初衷。

    现象三:仓促面市,质量堪忧

    时间就是金钱。书商们极其注重教辅读物发行的时效性,2008年高考尚未结束,《2009年高考复习指南》就已经面市。一些教辅读物由于出版、发行时间过于仓促,加之编者自身水平有限或根本不负责任,编写和校对工作做得不够细致,结果导致出版物的内容错误百出:书中插图张冠李戴,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语法修辞缺乏逻辑,甚至出现科学性、知识性的错误等。如此教辅书不仅不能起到育人作用,更是误人子弟。

    也有不少书商为了节约成本,编写读物时故意使用小号字,加之纸张又差,页面上一些地方模糊一片,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用眼卫生。

    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教辅读物也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因此保障教辅读物的质量,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但从现状来看,如何能够为广大学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辅读物这个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希望教育和出版部门能够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与办法,努力净化和优化教辅读物市场,使教辅读物真正发挥教育辅导作用。

教辅读物的销售旺季。近几日,笔者以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身

资讯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资讯新闻:

  • 下一个资讯新闻: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