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图文]一位痴迷数学的普通老人 |
★★★ |
|
一位痴迷数学的普通老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17 13:12:48  |
|
一个72岁的老人,靠着一把自制的圆规和没有刻度的尺子,耗时50余年,耗资万余元,向着神圣的数学王国屡屡发起冲刺。尽管前面的路途还很遥远,严谨的科学验证会令老人一无所成,但他,在贤惠妻子的坚定支持下,在一大群热心人的帮助下,是会果敢地走下去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2月15日上午,射洪县天仙镇寒气逼人。约10时许,记者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敬兴年的家,见到了这个正在十分简朴的居室里神情专注的地老人。见到记者造访,老人十分高兴,忙放下手中的工具,端茶递水,十分热情:“听说你要来(采访),我整整失眠了一个通夜,我是真诚期望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啊。”滔滔不绝中,老人向记者讲起了令他十 分感慨的50年“任意角三等分”的艰难生涯。
1953年,在敬兴年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同学黄重玉抱了厚厚的一大叠由哥四处找来的偏、难题找到对数学十分偏爱的敬兴年求助。敬兴年粗粗翻了下,便接下这桩活,短短几天,这些偏、难题全都迎刃而解。因此,在同年的初中会考中敬兴年以全县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进入到了自己理想的中学完成初中学业。1957年3月,敬兴年的高中同学不知从哪找来一道题,要特意考考对数学似有天份的敬兴年,“把一个角三等分。”敬兴年再一次接下了这个难活。在完成自己的功课后,敬兴年就把全部精力用到了解这道难题上。按要求自制了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白天争分夺秒抢时间,晚上仅睡上一、两个小时。三个月下来,赵兴年徒劳无功。初战失利,敬兴年并不气馁。到新华书店如饥似渴的看书,寻找各种理论支持。但事与愿违,一本题为《用直规不能把任意角三等分》的小册子再次浇灭了敬兴年的希望之火。
之后的30年间,赵兴年与当地的一个勤劳而善良的农家女组成了家庭,生下了1个儿子和4个女儿。为了维持一家七口的生计,敬兴年做民办教师20余年。之后,为了承担起作为丈夫的责任,敬兴年离岗靠到邻近的几个县给学生修水笔搛几个辛苦钱补贴家用,而妻子也用丈夫做代课教师的积蓄做起了小百货生意,日子虽然十分简朴,倒也其乐融融,全家子过得十分开心。
2000年3月,敬兴年第3次向“任意角三等分”这道据称是长达2000年且无解的世界性难题(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数学卷第34页,广西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发起了冲刺。在广泛兼融并收并积极一定的经验后,敬兴年认为,要进行任意角三等分就必须要进行弧三等分弦三等分,第一步就得想方设法把弧三等分。有了这个基本思路,敬兴年从180度平角入手,进行角三等分。试尝成功后,他便推而广之,以任意角作平台进行角三等分。
在形成基本理论之后,敬兴年挑着修笔的挑子,一边修笔赚钱,一边拿着他的初稿四处找学生和老师求证。在遍寻400良师良好求证后,敬兴年找到遂宁科技局的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博得了科技局工作人员的认同。之后,敬兴年分别向国内30所名牌大学发出求证稿,无果。敬兴年又向国家科学技术局发出了求证稿。尽管中科院以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用圆规直尺三等分任意角就如步行上月球一样是不可能的。”理论两次否定了敬兴年的任意角三等分,但敬兴年仍坚持着要通过网络论坛等媒介与数学界的前辈们广泛地进行说服和演示工作。即使已经花费了万余元费用(打印费,车旅费),即使最后有可能以他自己的失败告终,但他在众多热心人和《射洪热线》等网站的支持下敬兴华仍是“虽九死其尤未悔”
采访即将结束之时,刚忙完店内生意的陈长秀说起了她的丈夫:“他很执着,凡认定了事就要一头走到底。 |
|
资讯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上一个资讯新闻: 法国心算天才70.2秒算出200位数13次方根 下一个资讯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明年部分节假日具体安排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