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电 一些大学生因沉迷网络而受到退学或开除的处理后,今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如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大一新生不允许自备电脑。校方称,此举可以防止新生沉迷电子游戏。不允许新生带电脑到底能否成为防网瘾良方?据记者调查,天津市大学生中,自己拥有电脑的人数占48.9%。
专家:治网瘾学大禹 不能堵只能疏
“对于电脑和网络给学生们带来的种种负面问题,我认为不能依靠规定来避免,而要多注意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天津大学学工部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天大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硬性规定,因为一些专业在学习过程中的确需要使用电脑。
南大大学心理学博士、天津大学心理研究所詹启生所长赞成新生不能带电脑的新政策。詹所长告诉记者,毕竟新生刚进入大学,自制力较差,容易沉迷网络,适当约束能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质诚认为,一些高校推行“新生不准携电脑入学”的政策是欠妥的。“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象严重,主要是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的兴趣点较少造成的。”同时黄医师认为,孩子们形成网瘾的另一个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自我价值,于是在虚拟世界中以大量时间来寻求自我认同感,而某些高校的做法过于简单粗暴,很有可能造成“禁不能止”。对于网瘾,要学习“大禹治水”的方式,“不能堵,只能疏”。
学生使用电脑现状 七成时间用来玩游戏
张明是天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二学生,他记得当初学校给新生家长的一封信中曾说,不建议新生携带电脑入学。他的电脑是大一暑假时买的,买电脑是出于专业画图的需要。“电脑买回来后,几乎70%用来玩游戏,每天大概上网6个小时。”张明说,有的学院已明确规定在宿舍不准使用电脑,还定期到宿舍来检查,但学生们会把电脑偷偷藏起来,等老师一走再拿出来玩。
南开大学旅游管理系大三学生孙楚每天上网大约6个小时,其中4个小时用来打游戏,2个小时用来收发邮件和写论文。孙楚告诉记者,他和宿舍里的其他5个同学都有电脑,电脑的利用率都很高。
天津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大四学生单雪告诉记者,她的电脑是高一买的,主要用途是娱乐,尤其是QQ聊天和看电影,只有20%用来完成作业。现在面临毕业,她每天都会登录学校BBS,下载了一些招聘信息,让她的电脑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