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作为老师,谁不希望教到最好的学生?可碰到基础差、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怎么办?
南京五中教师张志超给出了答案: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给他们希望!
1995年,张志超执教五中高三(2)班的数学。当时,这个班在年级里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平行班。
那时高校还没有扩招,平行班的学生要考上大学,真是难上加难。可是,让人意外的是,高三(2)班的学生对数学越学越有兴趣,一到数学课既兴奋又快乐。
原来,张志超发现,以前学生数学学不好,主要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但思维能力并不差。
于是,他开始先跟学生交朋友,对他们每个人都平等对待,越是“后进生”,他鼓励越多。时间长了,学生们一个个发生了变化。一年后,全班在江苏省会考中数学均分达到92分,有一个同学还获得了满分。到高考时,这个班有18人考上了本科,受张志超影响,有4人都考上了大学数学系。
章?原来是试验班的学生,由于贪玩,成绩落后了,被调整到平行班。
受到这样的打击,他没了信心,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这可把章?的家长急坏了。张志超主动找孩子谈心,还利用休息时间为他补课,鼓励他。
渐渐地,章?改变了,对学习又有了信心,成绩直线上升。后来,他一举考上了西安空军指挥学院。
1995年,张志超带的那个班参加高考时,全班有42名学生考上本科,28人考上重点大学,其中7人考上南京大学,8人考上东南大学。
到了1997年,张志超执教文科班。到了1999年高考时,全班50人有47人考上本科,数学均分在全市排第六。数学单科成绩120分以上的有21人,130分以上的有3人,全市文科总分前6名有3人。
从教26来,张志超兼任着南京市高中数学中心组成员和教研员、市奥校高中数学教练、南京市教育学院数学系客座教师、市中数会理事,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达10多篇,参编或主编了8本教学参考书,曾荣获“南京市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市华杯赛优秀辅导员、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市“名师”等称号和白下区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
张志超说:“做教师不容许失败了再来,必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就是张志超对“教师”二字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