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地 喜结丰硕成果
——记江门市第三批优秀中青年专家陈育庭
【人物简介】
陈育庭,中学特级教师,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从事数学教育与数学应用研究工作近20年。
创造江门一中一项“奇迹”
陈育庭是我市一位知名的数学教研与运用方面的专家。他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国际级刊物上发表,并主持或参与编写《江门地理》、《江门五邑历史》等中小学教材和书籍。他撰写的论文《学习记忆恢复过程的时空波动规律》获得省政府颁发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填补了我市社科研究和全省基础教育系统科研成果未受省政府奖励的空白。《教学系统的混沌、分形与设计》获江门市“五个一工程”作品一等奖。
陈育庭在江门一中担任了10多年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岗位上,陈育庭通过数学课程教学,积极向学生传承数学知识和文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批判性和敏锐性的思维品质,以数学科目为突破口,协同其他学科共同发展,使数学课成为了学生们每日期待的课程。1999年,在江门一中担任实验班班主任、数学老师的陈育庭,创造了江门一中历史上一项“奇迹”。当年高考,他由初一带到高三的班级60名学生,90%以上的学生考取了全国重点大学,其中3人获得全省单科高考状元,3人数学成绩进入全省数学成绩前10名。
教师一定要明白“蝴蝶效应”
攀获人生颠峰的陈育庭于1999年8月调到新的工作岗位,在市教育局教研室从事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开始了人生更高的攀越。他运用独特的视角,将数学中的非线性理论引入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先后撰写了《中学各科学习系统自组织现象及序参量》、《德育场中学生品德行为风尚形成的协同机制》、《学习记忆恢复过程的时空波动规律》等一批论文。他创建的学习成绩灰色马尔柯夫预测理论方法对我市“三区四市”2000-2006年高考考生的成绩进行预测,使考生高考第一志愿命中率提高15%-20%,为我市近七年来高考成绩取得大面积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育庭饶有兴趣地对记者说:“亚洲蝴蝶拍一拍翅膀,可能将使美洲在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此种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比较大,有时候一句话,或者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所有教师一定要明白“蝴蝶效应”,注意细节,多给学生关爱、鼓励和指导,引导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