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天文学家14日齐聚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为期12天的国际天文学大会,讨论界定太阳系行星的标准,以及冥王星在太阳系行星家族的“资格”。
人类在1930年发现的冥王星,成为如今天文学界的尴尬。美国洛厄尔天文台的科学家当时首先发现这颗新星,并称其质量比地球大数倍,从而使它顺利成为太阳系行星家族的第九位成员。不过,科学家不久后发现,冥王星的质量事实上比月球还小。
去年,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发现了比冥王星还大的天体“齐娜”。从此,关于冥王星地位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冥王星难以与目前太阳系中其余8大行星相比,甚至还不及“齐娜”,冥王星凭什么还可以被称之为九大行星之一?
与“开除”冥王星对立的一种看法,是将这颗最小的太阳系行星家族成员保留下来。 关于冥王星的“去留”,目前争论仍然比较激烈。“目前来看,讨论还处于僵局中,”国际天文学大会组织者之一帕维尔·苏汉在谈到天文学大会的前景时对美联社说,“一半人希望冥王星保留行星地位,另一半人认为它不值得成为行星。
会上,天文学家将会以投票方式对冥王星的去留进行表决,从而决定太阳系行星的族谱。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但冥王星是否真正属于行星一直存在争议。近来科学家发现了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其编号为“2003 UB313”,此次发现使这种争论达到“沸点”。
链接太阳系九大行星
太阳系里有九大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由里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最外面是冥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