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数学新闻 >> 考研资讯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教育部就2009年高考发出…
关于2009年招收在职人员…
2009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
教育部:中国公派留学生…
我国最大规模公派研究生…
高考落榜生自考3年成硕士…
教育部调整2008年硕士招…
南京:“十一五”末12%高…
中国留学生人数居世界首…
研改困惑:两年制硕士成…
更多内容
专家指导:考研学子最后一月必看冲刺秘籍         ★★★
专家指导:考研学子最后一月必看冲刺秘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14 22:06:42
2007年的12月,岁末寒冬,北京的第一场大雪还没有到来,空气中弥漫着萧瑟的氛围;而对于还在学校坚持考研学子来说,心却是热的,一如奥运前夕的赛场,热气腾腾,波涛暗涌。

  一方面是各大名企校园宣讲会的搅动,高薪的诱惑让人炫目心动;另一方面,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坚持,如高考般的煎熬总算要到尽头了,考研前的激动让有些考生的心态开始浮躁而不能自抑,时间越近越恨不得明天考试就好,当作任务应付了事,可以不再去管自己到底复习得如何。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所以越是这样的关键时刻,越需要所有考生都静下心了来认真面对,多想想古往今来做大事者的处变不惊,真正的学习和考试来不得半点浮躁——浮躁容易蒙住人的眼睛,忽视一些攸关要害的细节,如果不注意控制,甚至可能导致半年的复习前功尽弃。

  所有考研学子在这最后的一个月,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心态的平和,冷静地对考试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进行一系列的检讨,查缺补漏,对比分析,找出各科弱项中可以最短时间投入、最快提高分数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以期通过最小的时间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分数收益。

  那么,具体来说,对于最后这么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该如何去度过呢?

  一、抵制诱惑,调整好心态,让浮躁的情绪重回平静

  随着考试的临近,浮躁心态会让考生无法静心学习,耽误学习时间,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时间越近,越浮躁,越看不了书,越看不了书感觉时间越紧,时间越紧越感觉手足无措、理不出头绪,越感到浮躁,如此循环,考生则会在一种很痛苦的煎熬中度过余下宝贵的时间,直到进入考场。果真如此,则近一年的艰苦备考就完全毁在不良心态上了,实在让人叹息。

  那么如何克服这样一种不良的浮躁心态呢?

  首先,做好内部控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无论你选择的目标的难易程度怎样,无论你考上的可能性大小怎样,无论你在备考时所处环境的优劣程度怎样,你都要尽量的做到乐观的看待这件事。

  如果感觉自己的压力过大,不妨在心里给自己设计好考研后的退路,这样学习压力会明显减小的,心态也会轻松许多。如果你感到自己学的不大好,就想别人可能和自己差不多,因为大家复习的时间都是差不多的,智力水平也是差不多的,即使有差距也是有机会赶上的。如果复习的不是太充分,就想还不一定考什么题呢,说不定只考自己复习到的呢,万一上帝怜悯,幸运之神降临,还能撞进去呢!这不都是可能的吗?作一个乐观向上的人,这样你赢的机会才会大!

  其次,浮躁的心态多半来自于外界诱惑的搅动。

  一般来说,每年从11月份开始,各大知名企业就陆续启动了校园招聘宣讲,接下来就有找到好工作的同学炫耀,新一轮读研无用论的传播……所有这一切,都会让人心情躁动不安。此时,我只想告诉所有考研学子:相信自己,选择了,就一定坚持下去!

  所有与工作相关的机会,不会因为你这个月对学习的努力而一去不复返;好工作的机会几乎月月都有,而考研的时间一旦错过,你必须等待又是一年的煎熬、甚至是一生的遗憾。

  考研是我们改变一生命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在此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尽可能的排除外界事务干扰,包括减少交友、会友次数,保持心如止水,不骄不愠,减少心理波动因素。

 

 二、理清学习的头绪,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进入了12月份,绝大部分考生已经完成了基本知识点的复习,此时容易进入一种迷茫困惑期: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会又好像什么都不会;从头开始感觉时间来不及,不从头开始好像学习又无从下手;每个知识点好像挺熟又好像不太熟,困惑中,惶惶然,不知所措;于是干脆埋头做题,来麻木自己。

  考生如何走出这样一种困惑呢?

  首先,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对照各个科目冷静的分析,找出自己的弱项;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放弃自己无法掌握的考试难点内容,不再去想它,因为这么长时间的学习都没有好好的掌握,不可能期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奇迹发生。强化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确保自己掌握的考试内容能拿到100%的得分,努力提高那种只是中等掌握程度的知识点。

  所以最后冲刺阶段的整体战略应该是:放弃难点、巩固基础。

  其次,根据这个战略标准,清晰的理出每科复习要点,制定可行的巩固计划。

  在此,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给出考生一个12月份到考前的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建议。

  1、数学

  数学现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套卷的模拟来查缺补漏,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培养良好的应试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模拟套卷能一次涵盖绝大部分知识点的考查,所以每做一套,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弱项知识点做一个系统的检查,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有问题的知识点做巩固复习。

  做套题模拟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必须定时(3h/套),真刀真枪地模拟考场上的情况。

  不做套题你或许不能理解,脑袋高强度地运转3个小时,还是非常耗费体力的。有人说,如果考研前没有足够的训练,连续4科的考试,首先在体能上很难坚持下来,即使“坐”下来了,也很难保证状态。很多学员第一次做完套题时,走路时都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确实感觉很累;但锻炼多了,坐3个小时也就成为一种习惯了。

  ⑵必须在到点时停止答题,然后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给自己压力。

  ⑶每套模拟题完成后,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全面、系统、详细的总结,总结时间通常应该超过做题的时间,也就是超过3h。

  总结的过程,事实上就是知识在你大脑中有序地存储的过程。切忌草草看一遍答案,说声“原来如此”就结束了。如果这样对待,我相信有的题目你做到第3遍时也不一定能够充分掌握,最后的结果也许就是:你从考场下来的时候,和同学对过答案后也是那声“原来如此”,只不过可能再加上个“TMD”。

  ⑷每做几套,也需要回头总结一下,自己在哪些知识点、哪些章节、哪种类型的题目中容易出问题,分析原因,制订对策。必要时,可以借助辅助资料进行专题训练,予以突破。

  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每做完一套题都会有较大的收获。

  ⑸关于做套题的数量,应该根据自己各科实力分布和复习进展情况决定,并在复习过程中适当调整。推荐的是王式安《考研数学全真模拟8套题》或李永乐《考研数学400题》,这个数量本身可能有些多,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其中的一本或两本。

  在套题的开始阶段,考生可能会发现做起来非常痛苦,小题(填空和选择)就要花八、九十分钟,

[1] [2] 下一页

资讯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资讯新闻:

  • 下一个资讯新闻: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