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高考数学 >> 真题分析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错题…
高考状元经验谈:考前十…
高考数学考前一个月怎么…
数学:梳理知识体系 做好…
课改新增内容要重点复习…
院士炮轰奥赛获奖可高考…
高三数学复习 统筹分配和…
江苏省2010年高考数学整…
北京特级教师解读2010年…
北京市2010年新高考《考…
更多内容
2006年高考数学(四川卷)试题分析与评析         ★★★
2006年高考数学(四川卷)试题分析与评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1 20:53:05
立足教材 稳中创新

  ——2006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题评价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许清华

  刚刚结束的2006年高考,四川使用的是本省首次自主命制的数学试题,这套数学试题保持了近年来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的稳定格局,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共60分;填空题4个每题4分共16分;解答题6个共74分,三种类型试题分别由易到难,形成自然梯度,入手容易,层层推进,逐步加大难度,无偏题怪题,各种不同程度的考生都能被区分出来。

  今年数学试题的突出特点是立足高中数学教材。试题涵盖了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其中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导数等知识点的考查与现行高中数学新教材的要求基本相当,今年是我省高中使用新数学教材的第三届毕业生参加高考,高考数学试题中充分注意到了对新教材中新增知识点:向量、概率、导数等的考查,许多试题都可以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找到原形。这样对防止题海战术、抑制烂编资料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引导中学数学教育立足课本,减轻学生负担,促进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发挥了高考的正确导向功能。

  今年的教学试题中还出现了一些精心编制的新颖别致的试题。如理科第16题、第20题、第22题。这些试题有高等数学的背景和思想,而以初等数学的面貌出现,对考生进一步学习的潜能的考查发挥了作用,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试卷中填空题的设计更加合理,高考数学试卷的填空题近十多年来都是4个题,只看结果不管过程。完全答对为满分4分,稍有不慎,尽管过程正确,只要填错了结果都会被判为零分,所以多年来数学填空题的得分都不理想,而过去有的填空题设计得不好,等价答案的形式太多,不利于阅卷。今年我省自主命制的数学试题,充分注意到填空题的特点,精心配置的填空题,结论简明、形式单一。如文科试卷中四个填空题的答案均为整数,不仅能真实考查考生的水平同时也将提高评卷的准确度。

  今年的数学试题还充分注意到了四川文科考生的实际。多年来四川文科考生的高考数学平均成绩偏低,最近十年的平均分均在60分至67分之间,平均得分率从未超过45%,使文科数学试卷失去应有的选拔功能。今年我省的文科数学试题注意克服了以往全国试卷的不足,加大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力度,降低了对文科考生解题技巧的要求,更符合四川考生的实际,这样更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导。

  重视双基 能力立意

  ——2006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教育专家游家马来

  今年是我省自主命题高考,试题备受关注。

  我认为今年四川数学试题起点低,入手容易,重视基础知识考查,大量题目原型来源于教材,对于中学数学教学和复习起到了回归课本,重视双基的良好导向作用。全卷22题中,文理各有十多道题来源于教材例习题。除了对重点、热点知识进行考查外,特别对高中大学衔接所需知识进行了考查,比如:导数应用、充要条件判断、凸函数性质证明等等,这些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按照新的考试大纲,全卷命题以能力立意,着重考查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第5题,首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然后考查等价转化能力。如果直接计算每一线段长就十分繁难,而转化为椭圆的定义及等差数列求和,不用动笔就可以计算出答案。试题中有许多原创和新改编的题,是所谓“秘卷”“宝典”中没有的,体现了高考的公平。理科第16题,是以高等数学群论为背景而编拟的一道判断填空题,它考查考生对新情景下对新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是一道颇有新意的试题。这也考查了考生继续学习的数学潜质。

  这套数学试题在较靠前的试题中设置了一两个难题,比如文理第12题,理科19题(3)小题。第22题压轴题的难度较大,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从总体看,文理科试题易难适度,估计今年数学成绩的区分度较好,考分较去年将有所回落。

  文理科有13道试题相同,文科起点是否可以再降低一点,理科试题对应用广泛的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未予考查,以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证明作为压轴是否符合我省考生实际值得商榷。

  这套数学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命题,全卷与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的题型、题量、难度、分值分配类似,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不少题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体现了数学科重视量化、重视思维的特点。

数学高考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数学高考:

  • 下一个数学高考: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