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数学家丘成桐:拔尖创新人才本土培养更重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2/11 17:54:4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数学家丘成桐:拔尖创新人才本土培养更重要

丘成桐,哈佛大学William Casper Graustein讲座教授、数学系主任,当代数学大师。美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年仅33岁就获得代表数学界最高荣誉的菲尔茨奖(1982年),是麦克阿瑟天才奖(198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克劳福德奖(1994年)、美国国家科学奖(1997年)等众多大奖获得者。最近,他又获得2010年沃尔夫数学奖。

他为数学而生,他有大开大阖的气度,有直达本质的魄力,只要碰到难题,他就硬要把它砸开。这是数学大师丘成桐的人生写照。

他说,1969年自己离开中国前往美国,40年来,中国的数学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一直存在着距离,而他本人也一直为此感到遗憾。

他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让世界瞩目,可百年树人,做学问比经济发展要来得更困难,也更重要。他希望自己能真正地做些事情。

他希望中国能有更好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年轻人尽快成长。就像年轻时痛痛快快做一场学问一样,他希望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为中国一流数学学科的发展、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梦圆清华。

近日,丘成桐出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一职,并接受了笔者的专访。——题记

□卢小兵 徐雯 王飞

在本土培养比在外边成长更重要

《科学时报》:我拜读了您近年来在国内发表的一些演讲,发现您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问题十分关注。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肖杰说,您对人才培养的瘾头大得很。作为一位数学大师,您为什么对人才培养问题如此倾心?对中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您近来有哪些新的思考?

丘成桐:人才培养是国家的命脉。无论古今中外,国家的强盛都要靠人才,没有人才的国家无法成为一流大国。肖杰教授说我瘾头很大,这其实跟瘾头无关。在美国,各行业的领军人才很多,但他们最担心的还是培养人才,年复一年地讨论怎样培养更多的人才,怎样让年轻人更好地成长。这是美国富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上世纪60年代,我到美国,至今已有40年了。我发现美国人办大学,讨论的主要问题都是怎样提拔年轻人,他们特别喜欢很年轻的学者。他们认为这关系到学校的前途,也关系到社会的前途。举例来说,哈佛大学数学系是全世界最好的数学系,最近我们请了3位非常年轻的教授做终身教授,3位教授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这样的例子在国外也少有。我们认为提拔年轻人使我们数学系生生不息地成长。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觉得中国对年轻人的重视还不够,许多大学校长和有些院士们不习惯看到年轻人很早就冒出来作重要的决策,不论是行政上的还是学术上的决策。

其实在科学上,很多重要的工作都是科学家们在20多岁的时候做出来的。一般来说,一个数学家或是一个物理学家主要的工作在40岁以前是可以看得出来的,甚至在30岁以前就看得出来了。如果到40岁还看不出来的话,这个学者的前途就不太乐观了。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形。

美国的大学之所以有活力,就是因为他们大量地提拔三四十岁的年轻教授。年轻教授的薪水有时候甚至比资深教授还要高。我记得我28岁时候的薪水在数学系大概排名第三。美国的大学愿意做这种事,是因为他们认为年轻教授很重要。同时更有意义的一点是,美国很多资深教授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他们愿意承认有些年轻学者所做的学问比他们这些年纪大的还要重要。值得敬佩的是:即使年轻教授做得没有他们好,他们有时候也愿意让一些重要的位置给年轻教授,从而让他们能够很好地成长。一般来说,中国的大学还做不到这一点。这是美国和中国大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培养和引进人才上,中国始终没抓住重点,没有充分认识到年轻人的重要性,问题是怎样去寻找他们、培养他们、吸引他们。20多岁学问就做得很好的学者不多,我认为中国应该花很大功夫去聘请他们全职回来。因为我们希望在中国本土做出一流的学问,而不是单在国外做研究。很多伟大的华人科学家拿了诺贝尔奖,很值得庆贺,但他们的工作都是在外国做的。我希望在清华、在中国本土的学者能够做出这些工作,在现在的阶段,中国在本土培养杰出人才比在外国培养学生成长更为重要。

要在本科阶段培养一批最好的学生

《科学时报》:今年秋季清华大学开始启动“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您亲自指导“清华学堂数学班”的建设,您还出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一职。请问您对清华数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怎样的考虑和计划?您认为应该怎样推进年轻的拔尖人才快速成长?

丘成桐:清华大学有全国最好的学生。我们希望这批最好的高中生进入清华后,能够在本科阶段得到最好的培养。所以我们在本科成立了这个比较特殊的班级,教授他们扎扎实实的学问。中国有些大学入学很困难,可是学生入学后却变得很松懈,没有好好念书。近10多年来,很多中国大学生入学时是很优良的学生,可是在大学期间没有得到悉心的培养。学生自以为达到了世界水平,本科毕业后却跟国际水平相差很远。往往学生不晓得,教授也不在乎,结果在国际的竞争上很吃亏,10多年前毕业的学生没有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让这个事情继续下去。

首先要在本科阶段培养一批最好的学生,让他们能够继续努力下去。据我了解,目前在中国的名校中,实力最强的数学系每年约有150多个学生毕业,但真正能够继续做纯数学的学生不超过两三个。至于从事跟数学有关的专业,如统计等,加起来也不过七八个学生,所以总数不超过10个。这对整个国家数学的投资来说是很可悲的。150多个数学系毕业生中,对数学有兴趣的才几个人,以后有多大贡献还不清楚,但比例实在不高。

哈佛大学数学系每年有20多个本科毕业生,百分之六七十都是继续做学问的,很多已经成为国际上有名的大师,许多名校的大教授都是哈佛的本科毕业生。哈佛(数学系)2008年有12个博士生毕业,其中10个继续在名校做教授或助理教授,比例是12∶10。我希望,本科生要学到有内容的学问,能够有国际竞争的能力。坦白地讲,现在中国高校的本科生在数学方面基本上没有国际竞争能力,除了很少数的几个以外。他们往往需要到了国外再重新将基本的科目念好一点。这是不幸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花点功夫。

研究生培养方面,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确实培养了几个很好的博士(数学学科),可是30年来全国这么多人口才培养了几个,那是绝对不够的。因此也要重点培养研究生。研究生的成长是整个中国数学的前途,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成长;成长起来的这些幼苗还需要继续培养,希望在清华这样的名校里能够保护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只要他们能够成长,中国的数学很快就能上去。举个例子来讲,清华5年前请来了几位法国教授,他们在这期间带了六七个学生,在清华带了两年,又带他们到法国去学习将近3年,最后他们写出来的论文是世界一流的。这表明清华的学生是绝对有能力的,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好好带领他们。我们的学生其实都很用功,都很愿意学,可是往往不晓得怎么去学,怎么跟名师去走他的路。这批外国人很好,他们真地专心专意培养我们的学生,所以学生很快就成长起来了。

不要以为自己穷就什么事也不能做

《科学时报》:您在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挂牌当天,给学生演讲的题目很有意思——《从清末与日本明治维新到二次大战前后数学人才培养之比较》,为什么选这个题目?通过演讲您要表达什么观点?

丘成桐:在19世纪以前,日本数学跟中国是没法比的,但近100年来日本的数学比中国要好得多,培养了很多大师。为什么100年内他们培养得这么成功?我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术气氛。日本向德国学习,也向英国学习绅士的作风,就是要尊重对方,不会互相为了一些个人无聊的事乱搞。日本的学术界有它良好的作风,值得尊重。

《科学时报》:怎么又联系到二战了呢?

丘成桐:日本人在二战的时候学问做得最好,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二战后期日本可以说是民穷财尽,可就在20世纪40年代,却产生了一大批最伟大的数学家,在最穷的时候能够发展出最好的数学。所以我想中国应当晓得,不要以为自己穷就什么事也不能做。

《科学时报》:我知道您对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西南联大时期很欣赏。

丘成桐:西南联大当然是很有学术气氛的一个地方,培养了不少人才。不过你要知道西南联大跟东京大学的分别。西南联大是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人,可是很多人最后成才是在外国而不是在本土。日本那一批年轻人却在日本本土做出来第一流的工作,而且是划时代的第一流的工作。这是没法比较的。

在有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

《科学时报》:您的恩师陈省身先生曾在清华大学任教。您选择把清华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否跟陈先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您对清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做法有何评价和建议?

丘成桐:我的老师陈省身是在清华成长的,也在清华任过教。当时中国几个数学大师都是在清华成长的,包括华罗庚先生、许宝騄先生。清华的传统很重要,清华的学生也很踏实。我在国外碰到很多清华的学生,我觉得他们很不错,态度很好。所以我想,既然清华能够招收最好的学生,态度也不错,学风也不错,希望能够帮他们一些忙。毕竟中国要成为人才大国,只能够在有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

《科学时报》:“清华学堂数学班”目前第一届有16名学生,第二届有14名学生,如果比较理想的话,您希望将来真正以数学为终身职业的学生比例能达到多少?

丘成桐:哈佛每届的本科生有20多个,其中一半以上是出类拔萃的,有几个学生的论文可以达到在世界一流杂志发表的水平。清华能不能够做到这个水平,要看我们努力。第一步我们要找到杰出而又用功的学生。这又跟指导的教授有关,所以我们请了一大批好的教授,也从海外请了一批学者来帮忙,希望能够达到哈佛同样的水平。

从本科开始带学生是很重要的责任

《科学时报》:您觉得学生在教学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您的学生有什么期待和寄语?

丘成桐:学生应该多找老师谈谈嘛,我从前在香港念大学的时候就常去找老师讨论问题。要多看一些书,多跟老师探讨书本上的问题。中国学生因为功课繁忙不大看课外书。其实好的学生要多看课外书,多跟老师交流。我们有很多来访问的学者,从外国到中国、到北京来的访问学者很多。学生应当多找他们谈谈,找名师谈谈,总会找出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时报》:您刚才提到清华的学生到了哈佛之后基础知识比哈佛的学生要差一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丘成桐:清华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美国学生深厚。可能媒体不大相信,美国的本科生其实是很用功的,哈佛的本科生念书很多是念到晚上12点才睡觉的,花很多时间在念书上,上课的时候也老问老师问题。清华的学生我想一方面是学习的内容、看的书跟他们不一样、科目不同,看的课外书比较少;同时哈佛的老师大多是某一领域的顶尖专家,学术水平非常高,所以有宏观的眼光,能够讲清楚学科的方向。不过清华学生有个好处,就是特别用功。一个人的学习环境很重要,假如你的同辈或者你班上的同学,有多个人很用功,在学术上有出色表现的话,你会受到感染,觉得兴奋,念书也会念得比较起劲;如果老师是一流的大师,你念书也会念得更勤奋,这都有关系的。

《科学时报》:您刚才提到“清华学堂数学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专心研究学术,那您认为有什么措施能够保护学生,让他们在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丘成桐:我想我们要有很好的老师,也要让学生觉得做学问是有意义的,我希望让他们得到最好的指导。平时负责教他们的都是专家,熟悉他们要教的科目内容,书和教材都要挑最好的。我认为一个教师要真正花时间,花功夫去教学生。中国有些教授认为教学生不是他们的责任,不愿意花时间在学生身上。我们这个“清华学堂数学班”希望名师亲自来教学生,这是态度问题。在哈佛大学,大教授、名教授都认为,一定要教本科生。从本科开始带学生,这是我们的责任,很重要的责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