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学数学 切西瓜剥豆米也能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8 10:14:1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与其逼孩子背熟数学公式,不如从生活中寻找学数学的乐趣。昨日,体育馆小学高级数学教师陈丽秀作客“晨报名师课堂”说,多鼓励孩子从生活小事中学数学。

    昨日下午,由团市委、市青少年宫和晨报联办的“
小时候·晨报名师课堂”第19期开讲。硚口区数学学科带头人、体育馆小学高级数学教师陈丽秀就“小学生学数学如何提高能力”与家长进行交流。

    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弄不懂数学概念、记不清数学公式真是爱莫能助,以为让孩子通过多背、多做题可以“攻关”,不想反令孩子越来越讨厌数学。

    陈老师表示,很多学生没有从学习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以及学数学的用处,所以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又受现行考试模式的影响,学数学成了“差使”,甚至成了家长、老师羞辱自己的“罪魁祸首”。

    学数学的一个目的是服务生活,反之如何学也可以来源于生活。家长最好能和孩子一起从生活中悟数学、做数学。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请他们帮忙切西瓜、剥豆米、买东西等都有利于增强对数学的理解与兴趣。

    ◆名师讲授

    有人把数学比喻为一棵参天大树。陈丽秀说,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我们的现实世界。数学是一种技能,只有理解数学,才能学好数学,要能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寻“数趣”

    兴趣是孩子天性爱好的外在表现,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孩子学习的动力。家长可尝试与孩子一起“悟”生活中的数学,陪孩子一起玩数学小游戏等,从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如,和孩子一起玩七巧板、搭积木、堆建筑玩具等;或学做笔筒、糊火柴盒等。这些都能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帮助孩子在玩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数学也要能说

    陈丽秀认为,学生语言的学习是理性分析能力完善与提高的重中之重。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从低年级就要加强每个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理解水平。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减少教师的“指导”作用。

    家长要少为孩子读题释题,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增加孩子说题能力的训练和强度。孩子看过题之后,要能大体说出题意。从低年级起,就让学生练习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这样日积月累,就会逐渐构建起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思维体系。家长应注意培养其独自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做到活学活用。

    多鼓励少骂“蠢驴”

    孩子一有过错,家长就发怒:你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你蠢笨如驴,不会有什么作为……这些武断的否定,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天分,让孩子自卑。

    陈丽秀提醒家长,不论你的孩子现在多么“差”,你都要多鼓励孩子,并善于鼓励孩子,充分树立起其自信。

    ◆互动问答

    问:怎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答:低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不久,由于对学习不适应,没能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所以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有的孩子在入学前接受了学前教育,对入学后上课所讲的内容早已“熟记于心”,反而使其觉得听不听讲没关系了。

    家长可逐渐增加孩子静坐写字的时间,开始可先坐5分钟,然后加到10分钟,不断增加逐渐使学生能够较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活动上。

    问:孩子做作业、答题速度很慢,口算一页要用十几分钟,怎么纠正?

    答:限定时间完成并及时鼓励表扬。没有时间限制学生往往会产生先玩一会儿再学也不晚的推托心理。孩子按时完成后要及时鼓励表扬,逐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由限定时间完成过渡到自觉完成。

    问:奥数培训有必要吗?

    答:奥数有无帮助,关键看孩子是不是真的想学。对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如有天赋,则可培养。但如无兴趣,强迫他学,会让孩子痛苦,没什么好处。

    适合培优的孩子,要掌握了课本要求的基本内容,如果对学科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更高的求知欲望,再进行课外系统的培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