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红点代红叉批作业能保护孩子自尊? |
热 ★★★ |
|
红点代红叉批作业能保护孩子自尊?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9 9:55:38  |
|
银川一个小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在全校32个教学班,对于学生做错的题,推行用“红点”替代“红叉”的批改作业方法。这一新办法的推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也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11月17日钱江晚报)
一个“红点”就能保护孩子们的自尊,一个“红叉”就能伤害孩子们的自尊,这个“红点”和“红叉”真能承载那么多东西吗?放下“红点”是否真有那么大的功能,“红叉”是否真有那么大的危害且不说,要是孩子的自尊真的只要一个“红叉”就每况愈下,换了“红点”就蒸蒸日上,那么恕我直言,这种所谓的自尊本身就处于病态,需要的是矫治而不是“红点”的保护。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然而保护(确切地说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自尊,靠的不是“红点”,这正像伤害孩子自尊的其实并不是“红叉”,而是粗暴的教育方法甚至是歧视的做法一样。这些年来,热衷于将学生分类划等,列出所谓的“优秀生”、“差生”,然后再推出种种规定,让“优生”高人一等,让“差生”矮人一头,总之是千方百计制造出尊卑鸿沟,早已是一些学校玩得炉火纯青的拿手好戏。如果这些歧视不除,教室里头的座位,还是被赋予三、六、九等的内涵;辅导“优生”时有资深教师全力以赴,而“差生”则不辅不导任其“自生自灭”……那么即使把“红叉”改成了“红点”,更甚至“红点”也不用而换成了“红星”,孩子的自尊依然还会被伤害。
学校真心实意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当然善莫大焉。 但是要得正着不能靠歪打,歪打不仅事与愿违,更会适得其反。可惜的是校园里头的“歪打”总是太多。比如前不久媒报就曾报道,青岛市一所小学二年级全班共42人,几乎人人都有“官职”,“编制”不够,就设“助理”,总之是人人一顶“乌纱帽”。为什么人人当“官”呢,理由也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红点”替代“红叉”也罢,人人一顶“乌纱帽”也罢,如果不是哗众取宠,那倒让人不免有了另一番担心: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学校、教师持有如此的“保护观”,又如何能保护孩子的自尊?
向题更在于,这种幻境一般的“保护”,实际上是对孩子心智的“弱化”。孩子可以在幻境中生活一时,却不能总在幻境中生活,习惯了幻境中花团锦簇的假象,走出假象时又该如何应对——孩子将来要走进的社会,是不会用“红点”替代“红叉”的,也不会人人发一顶“乌纱帽”的。 |
|
学术科研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上一个学术科研: 推进素质教育:要积极不要急躁更不要激进 下一个学术科研: [师生之间]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