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正在实施的高中新课改中,各门学科的选修模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课改进程,高二马上就要全面进入选修内容的教学阶段了,而很多中学仍在为如何开课犯愁,更有不少地区和学校将“自选动作”变成了“规定动作”,使得课改“变了味”。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选修模块的多样性,还给2008年高考命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现象
各科选修内容有N种组合
根据江苏高中课改方案,每门学科都设置了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并有相应的学分。在各学科的选修部分,都提供了多种模块供学生选择。有关老师计算,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各门学科可以出现N种组合。
据记者了解,化学算是组合较少的学科。南京一位化学学科带头人告诉记者,化学有《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六个选修模块,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三个。本来有20种组合方式,最近江苏省公平的学业水平测试办法里规定理科生从前四种选三种,这样组合就缩小到4种。
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多种组合在各个学科都会出现,有的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比如,地理共有七个选修模块,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两个。这样一来,如果不加限制,就有21种组合。历史有六个选修模块,要求学生选其中两个,就有15种组合。最多的组合可能要算数学了。南京某四星级高中的数学老师说,数学有十个选修模块,要求学生自选三个。从理论上讲,根据不同学生的选择,这就有120种组合!
尴尬
学校根本无法排课
“学校根本没法排课。”不少中学老师在谈到选修内容的开课时,就发出如此感叹。
南京某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告诉记者,期中考试后,马上就要上语文的选修内容了,但是现在老师们却一点头绪都没有。现在用的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光选修教材就有《史记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唐宋八大家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等八本。按规定,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其中的几本学习,这也是课改的精神所在。但事实上,如果这样操作学校根本没法开课。“就这么几个语文老师,如果每个选修模块都要开,人力上根本跟不上。而且说实话,有的选修教材比较专,中学老师并不是想开就能开的。比如《鲁迅作品选读》,对鲁迅及其作品、年代没有专门的研究,这门课是开不好的。”
“在历史六个选修模块中让学生任选两个,那老师要累死的,学校开课也会乱套的。”南京某历史学科带头人表示。一些数学老师则反映,数学的十个选修模块除带来了无数组合外,而且有的内容还比较深,不少涉及高数,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中学数学老师也没有能力开。
对策
“自选动作”成了“规定动作”
据了解,由于师资差异,各地区、各校相关学科进入选修内容教学的进度快慢不一。有的学科已经开始了选修课的教学,有的学科则要拖到高二下才开始。但按照总的进度安排,高二上的期中考试后,高中课改的选修内容教学就要全面铺开了。
记者从有关学校了解到,针对选修课难开的问题,各地区、中学都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对策。南京两所四星级高中的语文特级教师不约而同地表示,最近学科组正在紧急研究如何开课。“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心里一点数都没有。所以暂时不方便对外透露。”
不过,从南京已经开始选修教学的几个学科来看,主要采取的对策都很一致:把“自选动作”变成“规定动作”,即在全市范围内将选修模块统一起来,大家都学一样的,省却了学生选择的环节。
南京某历史学科带头人无奈地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开选修课的棘手问题,现在南京全市已经统一定了两个模块,即《古今中外重大改革回眸》和《古今中外重要历史人物》。也就是说,全市所有选考历史的同学就学这两本书,其他选修模块实际上是“形同虚设”。
据南京一位物理老师透露,因为物理要学的内容多,课时紧,每个学校都在赶进度,所以可能是最早进入选修阶段的学科。为了解决开课的问题,南京市大多学校已经基本确定了统一的学习模块。
记者了解到,化学、地理等学科也是“如法炮制”。比如化学,南京市统一确定了三个模块,即《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原理》。有关老师透露,市里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大多学校已从内部渠道获知了这个“精神“,也按照这个思路开课。有地理老师透露,在七个选修模块中,市里也已确定了《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两个模块。
据了解,在正在研究对策的学科中,也倾向于统一选修模块这种办法。
看法
课改方案“看上去很美”
“高中新课改的理念是好的,但过于理想化,一旦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就发现很多东西根本没法实施。”南京某重点中学校长表示,多种选修模块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一旦变成统一内容,课改也就变味了,有点回到老路的意味。
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认为,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方案的时候,过多地从积极的理念出发,缺乏对实际操作环节的指导,也缺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期。最主要的是,在制定相关政策,没有充分听取教学一线教师的意见。
南京教育界有关专家还认为,其实江苏高中课改方案堪称先进,和国际接轨,但是在现行的高考选拔制度下,这种方案也只能是“看上去很美”,根本无法落实到位。尤其是全社会对教育、对高考的不正常的关注度,必然导致课改走向畸变。
问题
高考命题面临大挑战
“其实让学生任选选修模块,最伤脑筋的地方还不是教学,而是在高考。”南京市教研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在命题时,各学科试卷都会设置相应模块的试题,供学生选考。但是各模块的难度如何做到等值,就是一个大问题,给命题者带来巨大的挑战。
各地区选修模块仍有差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学一线老师现在最关心的也是选修内容高考怎么考。“虽然各学科都在相对范围内统一了选修内容,但是这个地区选修这两本,那个地区选修那两本,仍然存在差异,因此在高考时很难做到公平。”不少中学老师表示出这样的担心。
南京一位化学名师指出,各科的选修内容在各大市可能会统一,这也是为了全市组织教学研究、搞调研方便考虑。不过,为了体现选修内容选择的多样性,各市可能会出现差异。
各模块命题难度难等值
不同的选修模块,如何考呢?据这位化学名师介绍,以化学为例,120分的卷,如果拿出20分考必修内容,剩下的100分就要切成四块,分给针对四个选修模块出的试题,每个模块占到33.3分,学生选考其中三个。“题量、分值好控制,但是各模块的难度就很难把握一致了。”
他说,这就和江苏这两年实行的“3 2”一样。因为统一划线,每年都在努力使得各种学科组合难度达到一致,但是这几年实行下来,仍然无法做到这一点。比如去年,化学就是最难的学科,考得学生叫苦连天。“根本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等值,因此不公平是难以避免的。”
建立题库并非一朝一夕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解决不同选修模块的等值问题,也有人提过这样的设想:高考时按新课标命题,而不是根据教材命题。这样学生就不需要选考了。但是这种设想实施起来也有很多问题。
该人士说,现行的课标太粗,有时一句话你怎么理解都行。比如说一个学生优良,但怎么优良却没说。因此对老师来说,课标不具有操作性,最有指导作用的应是各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告诉大家应教到什么程度最好,因此老师们觉得,高考命题按照这个教学要求最为合理,而按课标出,令人方向不明、摸不着头脑。所以这种方法不可行。
也有人建议设立高考题库,命题时抽取等值难度的试题。但是不少老师认为,建立题库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非常大的容量。“把江苏省过去十年的化学高考卷搜集来,也就三百多道题,对于一个题库来说,未免太少了。”另外,有老师认为,建题库也很难保证难度等值,因为很多题目只有等到用了后才知道它的难易度。
对后面模块选择会产生影响
一些中学老师还认为,随着不同选修模块在高考中的命题出现,其不同难易度很可能对以后中学选择选修模块产生影响。南京某重点中学物理老师指出,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哪些模块好考,哪些难考,因此各校在替学生选择选修模块时基本上是遵从所在市的指示,老师们也不敢擅自作主,生怕一不小心选到难考的模块,耽误了学生的前程。等到2008年高考以后,各模块的难易度有所体现,可能会对后面学生的选择产生影响。这个道理就和现行高考中,大家都嫌物理难考而纷纷避让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