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数学新闻 | 数学文化 | 数学教研 | 考研数学 | 高考数学 | 竞赛数学 | 数学资源 | 数学图片 | 数学商城 | 关于我们 | 数学留言 | 数学博客 | 数学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数学教育网 >> 关于我们 >> 名师专栏 >> 海平工作室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中国数学教育网网站会员…
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王海…
常州市高中数学教育王海…
中国数学教育网会员下载…
为何要注册成为中国数学…
常州市高中数学教学王海…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更多内容
常州市高中数学教学王海平名教师工作室简介         ★★★
常州市高中数学教学王海平名教师工作室简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3 22:41:40

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常州市高中数学教学王海平名教师工作室(下称海平数学工作室),志在以其数学专业引领、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吸引中学数学教师加入而组成的教师培训基地,以科学的精神和求实态度,团结一批中学数学教师,专心研究数学新课程实施和数学课堂教学,总结数学教学经验, 构筑课堂教学的基本体系,在传承传统教学特色的同时,注入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使之成为市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支点,成为市中学数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师德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在常州市乃至江苏省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王海平为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担任省溧中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坚持一线教学工作,专业特长是数学教学和竞赛数学研究。领衔人以其成长的经历、高度的责任感、雄厚的学科基础、省内外的知名度、市内一流的教育教学教科研和管理水平、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努力成为工作室其它成员的导师——研究探讨、同伴互助、合作交流的召集人;工作室全体成员将本着新课程的理念,实现全市中学数学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的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发挥全市高水平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和资源优势,培养青年教师,带动全市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工作室的目标是:依据常州教育局《关于组建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的试行意见》,采用导师培养制、项目领衔制、成果辐射制、建立名教师工作室网页,并且聘请符合“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条件的教师共同承担导师职责,制订培养方案,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基础培养目标是工作室成员应在常州市优秀教师成长“五级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公认的“知名教师”;重点目标是培养常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能够在两年时间里成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借助工作室这一平台,让工作室全体成员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全面达到培养目标。

二、教师培养

1.对拟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⑴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思想政治表现和师德修养好,工作认真负责;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崭露头角,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四类优秀教师”;

⑵专业思想稳固,专业基础厚实,肯吃苦,善钻研,立足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显着;具有教育教学智慧与灵气,有一定科研、教研能力,参与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撰写教改论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崭露头角,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秀中青年教师;

⑶在工作室领衔人及导师专长的基础上,以工作室全体成员智慧为依托,对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互助协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工作周期内,能够被评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常州市、溧阳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⑴终极目标:工作室成员应教育教学质量一流,在常州市优秀教师成长“五级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在常州市乃至江苏省范围内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⑵具体目标:

①引领工作室成员认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理论、新课程理论与数学课程标准,了解国际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正确把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目标及学习方式等,提升理论素养,增强成员的课程意识,促使工作室成员向学者型教师发展;

②引领工作室成员了解数学教育专业的新成果与新视点,明确数学教育改革的走向,自觉更新知识结构,准确把握数学教材的文化内涵及编写意图,提高工作室成员解读教材和娴熟运用教材的能力,增强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底蕴,并用以指导和开发校本教材的实践,促使工作室成员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③引领工作室成员以“实施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研究”为主题,针对数学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疑点、盲点等问题进行扎实有效的互动研讨,努力创新数学教育设计与数学课堂生活,提高数学教育的品位,增强工作室成员的研究意识与从教智慧,促使工作室成员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⑴制定自我发展计划: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室培养目标,确定三年内发展的目标,认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由教师自己设计和发展成长计划,以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同时促进自我成长,提升自己的专业地位。工作室领衔人对每一位成员的发展计划进行认真审核后,与工作室成员进行一次交流,最终确认每一位成员的发展计划,并在工作室中公布。

⑵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工作室在实施本方案的过程中,要根据工作室成员制定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工作室确定的研究课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活动。工作室成员在三年的周期内必须阅读与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有关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论文等,同时必须阅读教育教学专着3本以上,做好学习笔记,每月进行一次理论学习或理论研讨沙龙,领衔人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论文写作、投稿和教科研资料积累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

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指导: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是骨干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工作室要定期组织成员进行研讨课、展示课和公开教学活动,根据每一位成员的特点,充分挖掘他们上课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形成课堂教学特色,并通过校、市级的公开课,评优课,自我反思,互助交流等活动形式,锤炼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扩大工作室成员的知名度,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和艺术能有较大的提高。

⑷外出参观考察: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要定期组织并优先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考察、学习、调研,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学科、学术水平。

⑸定期交流总结:为了检查工作室方案和每一位成员的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总结每一位成员的成绩、经验和教训,使本方案能真正实施并取得实效,领衔人要在每学期的期末结束阶段,组织全体成员召开发展情况总结交流会,以论文、专着、研讨会、报告会、名教师论坛、公开教学、拍摄专题电视片、现场指导(说课、评课、同课题研究课、同课题论文等)、指导读书、观摩考察等形式,集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智慧,进行同伴互助,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放大每一个优质资源的效益,使得工作室的所有成员都成为数学教育教学教科研的行家里手,以自己的专业发展带动数学同行,共谋常州数学在江苏省的领先地位。领衔人对每一位成员的发展情况作出评价,同时,要求每一位成员交流学期发展情况和体会,对成效不大的成员,要加强引导和有针对性的督促指导。

⑹设立个人成长档案袋:以中学数学学科领域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坚持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从优秀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入手,落实教学五认真,注重教学民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帮助教师有系统的搜集相关资料,加速自己在教学专业范畴上的成长。工作室对每一位成员专门设立成长档案袋,由工作室专门负责管理。档案袋中初始材料为每一位成员原有的教育、教学实绩,每取得一点成绩,均要求成员把相关成果的复印件交工作室存档,并作好专门的记载,以便工作室能及时掌握每一位成员的成长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指导工作。

⑺建立网站:以工作室网站为载体,利用自身优势,聘请特级教师、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等参与指导,使网站成为教师工作室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三、教育教学研究

1.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实施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研究

⑴与时俱进认识双基

①传统的双基终极目标是知识,是技巧,我们认为双基的终极目标是过程、载体。通过双基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获得各种能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会研究方法。通过数学学习,学生有灵性了,学会思考、学会探究了;

②注重网络节点,精选典型习题,形成不同层次;

③双基是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

⑵促进学生数学地思维

①要有问题(怎样提出问题);

②怎样解决问题(研究方法);

③解决问题之后要升华(反思)。

⑶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所有教学都归结为两个字:主动。学生主动学习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必须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空间,教师就是为学生设计一个主动思维的舞台,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知识不是目标,而是通过知识的获得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获得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理念必须转变。

⑷关注过程,关注探究,引导学生经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⑸加强数学运用

数学运用的层次:辨别,变式,简单运用,问题解决。

⑹数学的思想方法、理性精神,数学文化

包括: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数学价值,数学文化。

⑺实现师生互动发展,取得双赢

就实施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学生发展的新目标、教材使用的新思考、课堂教学的新方法诸方面实现师生互动发展,达到优生强师的双赢目标。

2.从事该项研究意义及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从事该项研究意义:

⑴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天然土壤,来自于一线的问题最具有生命力,也最具有价值。

⑵协调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学生发展的矛盾

当今许多中学教师大都习惯于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尤其是研究课、公开课,害怕节外生枝,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常常去赶环节,使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教案,仿佛是一只无形的手,支配和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思维逐渐成熟、能力已有较大发展的中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与个性,课堂教学应该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而呆板的教案与我们希望获得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是一对矛盾,这项研究的意义就在于使得呆板的教案活起来,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得教师的专业得到成长。

⑶适应新课程理念重构教学过程的新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 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调整教学策略,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⑷适应本省对高中课程设置的新要求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中指出: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切实注意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意识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为宗旨,要求我们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研究,使工作室所有成员转变原有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施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研究”。

⑸推动地区课堂教育教学的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达成教师自主发展的目标。

从事该项研究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⑴近几年来,本人已主持和参与了五个与此研究有关的省、市级课题(见附件7),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⑵本人在业务上有较强的基本功,实绩显着(见附件16);

⑶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就有课改意识、反思意识,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⑷对新课标下的动态生成的理念有较深的认识,有利于实施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研究;

⑸全市有一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优秀群体,我们志同道合,交流广泛,有着良好而长久的合作历程,彼此相互尊重和信任;

新课程实施作为国家意志势不可挡,“实施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研究”很有价值,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海平数学工作室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智力支持(课改专家和课改试验区的先行同行们),有传统的良好合作氛围、无私的同伴互助和资源共享,有领衔人和全体成员的群体勤业敬业精神和聪敏才智,以及工作室全体成员教育教学教科研的扎实功底,有教育局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天时地利人和,绝对能够成功。

3.研究的主要内容:实施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研究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⑴教师素质的高要求(包括专业素质,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教学创新);

⑵学生发展的新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数学探究,数学文化);

⑶教材使用的新思考(包括关注数学本质,渗透数学文化,促进学生思维,基础、选择并重,注意技术整合);

⑷课堂教学的新建议(包括与时俱进认识双基,促进学生数学地思维,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注过程,关注探究,引导学生经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加强数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理性精神,数学文化);

⑸对课程资源的“新”定位;

⑹对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的“新”认识;

⑺对教学过程的“创新”理解;

⑻对受学生欢迎的课与教学效果关系的新定位;

⑼对课堂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定位;

⑽对课堂设计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

⑾研究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原则;

⑿研究动态生成下的课堂教学形态;

⒀研究生成性课堂教学与形成性课堂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⒁对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与问题设计情景的对应研究。

由“实施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研究”到教师自身主动发展,实现师生互动发展,取得双赢。

4.研究的主要方法

采用导师培养制、项目领衔制、成果辐射制、建立名教师工作室网页,并且聘请符合“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条件的教师共同承担导师职责,由领衔人负责外聘专家引领,对内分工合作,同伴互助,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

1.自然实验研究法:本工作室以我校数学组全体教师(一年以后推广到溧阳市)和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在自然教学条件下进行,就研究的四方面主要内容分组到人分层开展。

2.文献研究法:学习与本工作室有关的教学理论,借鉴同类课题的成功经验。

3.调查研究法:了解本工作室成员对本工作室内容的理解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发展的新目标及其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寻求提高不同类型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同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⑴教师素质的高要求与学生发展的新目标之间的关系;

⑵教师素质的高要求与教材使用的新思考的关系;

⑶教师素质的高要求与课堂教学的新建议、研究性学习、课外活动、探索性课程的关系。

4.问卷法:了解不同学生类型的学生的心理变化,学习要求的变化,以研究不同类型的学生发展的新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为了进行阶段性总结,可对学生进行无记名式的问卷调查。

5.研讨法:

⑴活动在本工作室全体成员内进行;

⑵先在在本工作室全体成员内,再就近在全组内进行,远至全市范围(网上发布,共同探究),然后就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分组讨论,招标重点攻关,形成有效共识。

此外,还将采用个案研究、观摩与考察、行为反思、行动研究、学术沙龙、实验与总结等方法。

5.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⑴就“实施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研究”公开出版专集;

⑵反映研究过程和成果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经验总结等;

⑶工作室成员通过培养后的具体成果,如论文论着、课堂教学艺术、教育教育效果等。每学期,工作室领衔人开一节辖市区以上公开课、作辖市区以上教师培训讲座或组织辖市区以上论坛(报告会、研讨会)一次,听本工作室成员课不少于20节;每学年,每位工作室成员均上辖市区以上公开课一节,工作室专题研讨课4节,至少精读优秀著作1本,撰写论文4篇;

⑷三年周期里本工作室在全国、省有关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以上。

四、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工作室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依托学校,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如尽力为数学名师工作室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活动场所,适当减轻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的工作负担,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学习研究图书资料、外出学习交流、网络技术支持与维护等;加强对本校成员的支持和管理,促进他们成长;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受聘。

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资金、评优、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全力支持。

五、工作室成员的条件和主要分工

成员的条件(第一条为必备条件,第二、三、四条符合其一即可):

1.热爱教育事业,专业思想稳固,专业基础厚实,肯吃苦,善钻研,具有教育教学智慧与灵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崭露头角,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或者是符合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条件的教师;

2.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常州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3.单位推荐的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

4.具有独到的数学视野,在某一方面有深刻的见解或者突出的成绩,如在数学竞赛辅导培训、校本课程开发、选修课程研究、必修课程某一领域的比较研究、对学生学习心理有研究、对数学哲学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工作室网站建设等;

5.按照常州市教育局的要求,成员总数不超过十人,本单位成员不超过三分之一。

领衔人为工作室其它成员的导师,同时聘请符合“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条件的教师共同承担导师职责,制订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其它成员认真参与各项学习与研究活动,并参与工作室的自主管理工作。落实导师全面负责、项目领衔、成果收集整理、名教师工作室网页管理,分工不分家,有分工更有合作,为着共同的目标,同甘共苦,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主要分工为:

1.工作室网站建设,负责数学报刊杂志、成员及网络资料收集、整理及网站管理;

2.工作室常务秘书和档案管理;

3.研究方法小组(教法研究、学法研究等);

4.必修课程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小组;

5.全市校本课程(数学)的交流比较。

六、工作室规章制度

根据常州教育局《关于组建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的试行意见》,结合工作室的实际,制订“海平数学工作室”有关的制度。

1、会议制度:每学年召开一次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本年度“海平数学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召开一次“海平数学工作室”总结会议,安排本年度工作成果的展示。

2、专题研讨制度:定期进行学习研究活动,形式分为:

⑴校内的研讨(每学期至少五次);

⑵校际交流(每学期至少两次);

⑶请省、市教研室教科所的专家来校指导;

⑷专人负责“海平数学工作室”网页管理,动态信息发布,同伴资源共享与交流。

3、课堂观摩制度:每学期每人至少上3节校级以上观摩课,每学年对外上1节展示课,并撰写若干篇教学案例或个案。每次活动都要有记录(含主持人、学习体会),材料一式两份(一份自留,一份交工作室),每学期要有一份阶段小结(工作成绩、存在问题、今后的打算),以有效地控制过程变量。

4、合作学习制度: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读3本教育专著或文学名著,自费订阅2种以上数学方面的报纸杂志,并经常保持广泛的阅读,人人围绕课题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或教育随笔,一学期至少5篇,并定期开展学术沙龙,交流合作,分享智慧。

5、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海平数学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工作室”保管。工作室培养教师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以便为培养教师提供依据。

6、经费使用制度:由教育局下拨的每年壹万元工作室经费,主要用于教科研、购置设备、增添资料、考评、调研、文印及相关的劳务费等支出,工作室经费由校财会人员列专项入账,专款专用,由学校根据经费使用范围和财务制度有关规定进行监督管理。

7.考核评价制度:

⑴对旨在提高工作室成员理论水平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工作室领衔人、项目领衔人要带头把理论用于实验中去,并牵头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制定相关考核评价细则。

⑵每学期组织一次工作室的实验成果交流活动,对共性问题进行攻关,树立典型,推广典型,给予适当的奖励。

⑶组织课题论文的竞赛、评比活动——每年一次的校教育、教学成果研讨会上建议设立专项奖励办法。

⑷鼓励成果发表,所有课题研究论文,在江苏省、常州市专业年会上交流获一等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奖励200300元/篇;在溧阳市专业年会获一等奖或常州市专业年会上获二等奖,奖励100200元/篇。

⑸鼓励推广:工作室取得有推广价值的成果,建议教育局和学校年度评优评先时予以优先考虑。

关于我们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关于我们:

  • 下一个关于我们: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电子邮局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